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4 (1700-1725).djvu/38

此页尚未校对

而北又東,歷磴而上,有梨花菴,綠陰覆翳,可以避暑。

石鼓,《水經注》:「燕山上有懸巖之側有石鼓,去地百餘丈,望若數百石囷,有石梁貫之。鼓之東南有石人援桴,狀同擊勢。」 耆舊言:「燕山石鼓鳴則土有兵。」

楸子谷。《縣志》:「楸子谷在石鼓山後七里,有寺。」 徐無山,《方輿紀要》:「徐無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建安十一年,曹操伐烏桓,令田疇為鄉導,上徐無山,是也 。」 《開山圖》曰:「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 注云:「其木色黑似炭而無葉,有石赤色如丹,以一石相磨則火發,今則無之 。」 《太平寰宇記》:「無終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陰山,在漁陽縣」 西北四里。

小泉山,《名勝志》:「小泉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上有泉,出石罅,西南流五里,合大泉山之水入白龍江。」

藍水《水經注》:「藍水出北山,東屈而南流,逕無終縣故城,無終子國也。」 《燕山叢錄》:「玉田縣西北有水,其色蔚藍可愛,亦曰藍水。其土如靛,蓄靛者恆取土和靛賣之。」

庾水。《水經注》:「庾水出右北平徐無縣北塞中,南流歷徐無山,得黑牛谷水,又得沙谷水,並西出山東流。」 《方輿紀要》:縣東北四十里即浭水、灅水,《水經注》:「灅水又東南流,為北黃水,又屈而南,為南黃水。又西南逕無終山,即帛仲理所合神丹處也。又於是山作金五千斤,以救百姓。山有陽翁伯玉田,在縣西北,有陽公壇」 社,即陽公之故居也。

梨河《方輿紀要》:「梨河,在縣東二十里,自遵化州南流經縣境,又南入寶坻縣界,縣之東境諸水多流入焉。」

光砂泉《寰宇通志》:「光砂泉在玉田縣南,攻玉所用。」以上玉田縣界山川。

瑞屏山《縣志》:「瑞屏山在平谷縣北二十里,連峰秀列如屏,上有石臺,下有興隆寺,元大德元年建,明弘治中重修,俗呼蕭家院。」

妙峰山《縣志》:「妙峰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峰巒秀拔,下有九沽泉。」

雞足山《縣志》:「雞足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下有三泉寺,金承安二年建。」

《碣山縣志》:「碣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峰巒峭峻,林谷深邃,有雙泉寺,金明昌中建。」

城山《縣志》:「城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四山高聳,中平如城,有石室,止容一人栖臥。」

泃河《方輿紀要》:「泃河,在縣東南,自薊州流入界,又南入三河 。」 《名勝志》:「泃河源出口外,入縣境之黃崖口廣漢川自東迤邐遶縣城,西南流,經三河縣北,至寶坻縣入白龍江。」

洳河《方輿紀要》:「洳河,在縣東南五里,源出密雲縣石峨山,流經縣境,又西南流入三河縣界。」 逆流河《方輿紀要》:「逆流河在縣東南八里,一名小碾河,源出縣南泉水山,西北流,凡九十九曲,而入泃河。」

龍泉《名勝志》:「龍泉,在縣東南十里,文皇嘗駐蹕於此,飲其水甘,因錫以今名。」

周村河《方輿紀要》:「周村河,在縣西十里,源出口外,流入洳河。」

大榆河《水經注》:「大榆河又東南峽逕安州舊漁陽郡之滑鹽縣南,王莽更名匡德,漢明帝改曰鹽田,世謂之斛鹽城,西北去禦彝鎮二百里。」 獨樂水,《水經注》:「獨樂水出北抱犢固南,逕平谷縣故城東。」

馬莊河《方輿紀要》:「馬莊河,源出縣東北海子,與縣東北獨樂河及五百溝水俱合流,入於泃河。」

夏謙澤。《方輿紀要》:「夏謙澤在縣東北百餘里。晉隆安初,後燕慕容寶為拓跋珪所迫,自中山至薊,盡徙府庫,北趨龍城。珪將石河頭時屯漁陽,引兵追之,及於夏謙澤,為慕容會所敗。」胡氏曰:「澤去薊北二百餘里,今縣東北有海子,或以為即故澤也。」以上平谷縣界山川。

明月山,《名勝志》:「遵化縣西南十三里,山高百餘仞,上有石穴,南北相通,穴口望之,如明月然。夾山又十二里為夾山,中有寺,曰慈應寺。」 「試杵石」 ,《燕山叢錄》:「遵化縣小燕口,有石如臥牛,其上杵跡遍滿,名曰試杵石。」

石龜。又五里,水門口有石如龜形,潦水暴至,勢苞陵阜,而此石依然水上。相傳「龜沒則有兵。」 南龍山、北龍山,《方輿紀要》:「縣南八里有南龍山,其北有北龍山,兩山相望,蜿蜒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