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4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華嚴洞 ,詳「《房山縣》穀積山。」

雲水洞 ,在房山西南。《景物略》曰:「登大小摘星嶺,西望胡良拒馬大小河,如練如帶,如游絲,在拄杖下,顛則落河中耳,而隔山不知其幾十里,望且行,緣嶺四五降升,達雲水洞口,買炬種火,脫帽。」結履襪,薄飲且飯,倩土人導,秉炬帚杖,隊而進洞。洞門高丈,入數十丈,乃暗乃炬,乃卑乃傴,行又數十丈。鹿豕行,手足掌地,肩背摩石。又鱉行,肘膝著地,背腹著石。又蜥蜴行,背膺著石,鼻頷著泥,以爪勾而趾蹲之,乃卑漸高矣,則苦煤從前入者,炬灰也,觸焰飛而瞇觸,手黟不脫。導者帚除之,後者袖左右麾以入,漸見垂鍾乳,入漸高,雖高然曲盤且仄罅也則前炬張如螯後屈曲,又蟹行螾行焉。入又漸張,垂乳甚眾,冰質雪膚,目不接土石色心。瘁瘁,謂過一天地入一天地矣。左壁聞響,如人間水聲。炬之水也,聲落潭底,不知其歸。又入,有黃龍白龍盤水畔,爪怒張。導者曰:「乳石也。」焠炬其上,杖之而石聲乃前。揚炬望鐘樓鼓樓,欄棟簷脊然。各取石左右擊,各得鐘聲、鼓聲、磬聲、木魚聲聲審已,導者曰:「塔。」共擲石而指塔,塔層層大三圍,其半折。導者曰:「雪山也。」果一山粉如光,霏霏者芒如磴,益側不屬,石益滑。乃又臂引猿行。又入而左,有天光透入,定想之,洞口外晝光也。光所及,壁上有字,可行可數。若梯可致,尚可辨識。左側高廣,有光亂亂,乃眾泉瀦分,受炬光。泉深莫測,而穴復窪小,從前入者亦無更進。此凜然議且出。凡洞行,得一爽,叢而息;得一遺炬,履而壯。得一形似外人造者物而嘉嘆。得一光,知猶天也,而心安然。凡入洞,三易炬出,殺炬三一。凡入洞,伏仆仄援,七易其行。出殺,行十一出洞矣。趨接待庵中,道一石小兒足跡。僧曰:「善財也。」時見白龍出,輒化為魚,土人云。又聞樂作。

石經洞 ,詳「《房山》《石經山》」 下。

雷音洞 ,詳《石經》。

孔水洞 在房山大房山東北,懸崖千尺,石竇如門,源泉湧出,深不可測。時有白龍出遊,往往樵牧聞絲竹聲。昔有人乘桴窮源,行五六日無所抵,但見仙鼠晝飛,赬鱗遊泳而已。開元間旱,以金龍白璧禱之,輒應。金泰和中,見桃花浮出,其瓣徑寸,疑為世外仙境云。

三學洞 ,詳《房山縣大房山》。

龍嵅峪 在房山縣大房山。

賈島峪 ,在房山縣西,為閒仙居處。

白雲峪 ,在房山縣西南五十里,山高絕,頂有雲氣。

茶樓頂山 按《府志》,「縣西二十里。」

六聘山 按《府志》,「縣西三十里。」 按《縣志》,或又謂之綠屏山云。

紅螺嶮 按《府志》:「縣西南四十里,即幽嵐山。通體一巒,犯雲霧而上,非人徑也。明成化時,樵始徑之。嘉靖僧始宇之,萬曆時人始遊之。」

白雲𡹬 按《府志》:「縣西南五十里,山峻絕,其頂常有雲氣旋繞。」

三角山 按《縣志》「在縣西三百里,山峰有三角,故名。」

蛾眉峪 按《府志》,縣西一十五里。

三盆山 按《縣志》,「在縣西」

歡峪山 按《縣志》:「在縣西南七十里,中有一峪,寬平可居。」

平峪山 按《縣志》:「在縣西二百里,峪中平坦,山水環遶,石田百畝餘。」

留臺尖山 按《縣志》:在縣西三里。上有三官廟、碧霞宮及子孫娘娘等殿。三月二十八日有會場。

塔兒山 按《縣志》,「在縣西十里。」

鳳凰山 按《縣志》,「在縣西十里。」

黃龍山 按《縣志》闕。

五指山 ,按《縣志》,在縣西南六十里,有五峰。羊耳峪 ,按《縣志》,在縣西北十二里,即古紅羊峪。

龍含峪 按《縣志》,「在縣西北二十里,其下有伏龍穴,穴有清和觀。」

長溝峪 按《縣志》,在縣西二十里。

寨峪 按《縣志》,「在縣西南二十里。」

牛口峪 按《縣志》,在縣西南八里。

龍泉峪 按《縣志》闕。

中和峪 按《縣志》,在縣北十八里山半喦間有古寺一座,中腰湧泉,流至寺中,內砌二池,蓄水利用。池水流山下,取之不竭。

六角峪 按《縣志》,在縣西北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