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4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增修。三十二年,河漲堤決,城垣半頹。知縣李垂術修。按《縣志》,「今城垣四面傾圮,止存什一,公請申詳,候題重修。」

通州城池 舊城,明洪武元年創建甎甃其外,設通州衛守之。周圍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廣四丈,池深二丈,闊八丈,門四:東曰「通運」 ,南曰「迎薰」 ,西曰「朝天」 ,北曰「凝翠。」 萬曆八年、十九年俱重修。三十七年,知州梅守極、陳隨又重修至

皇清康熙九年,知州甯完福復加修葺新城。係明正

統年間創築,因置大運、西南二倉,故建新城以衛之,甃以磚石。周圍七里有奇,高三丈五尺,廣二丈有奇,池深二丈,闊八丈,門二:南曰「望帆雲表」 ,西曰「尺五瞻天。」 萬曆三十五年、三十七年、崇禎三年屢修。

皇清至康熙九年,知縣甯完福重修。

按《通州志》:「通州有城無池。明萬曆二十二年甲午,戶部郎中金壇于士廉監督倉政,週視兩城隍,並可為池,引通惠河水注之,可通漕舟,以省陸輓之勞。乃上其事於戶部尚書楊、總漕褚以聞於朝,詔如議濬之。始於甲午三月,至丙申三月竣工,長三千三百餘丈,加深二尺許,廣視深四倍之,建閘一橋四,計用銀九」 千餘兩,磚二十五萬有奇。士廉尋陞山東兵備道,郎中楊初東代之,終其事焉。浚池固以通運,亦以設險也,至舊城。又按《通州志》:「舊志相傳元以前無城,編籬寨為之。明洪武元年閏七月,燕山忠愍侯孫興祖從大將徐達定通州,督軍士修其城。修之為言,似舊原有城,但修之耳。城在潞河西,甎甃其」 外,中實以土,周圍九里十三步,連垛牆高三丈五尺,創始嚴固,屹然為京東巨鎮。門四:東曰「通運」 ,西曰「朝天。」 甕城門原向北,萬曆十九年改向南。南曰「迎薰」 ,北曰「凝翠。」 門各有樓,萬曆八年修。十九年,兵科顧九思具題增修。三十七年,知州梅守極、陳隨先後申請重修。

皇清康熙九年,知州甯完福申詳撫院,題請修補至

十八年地震,垣牆坍塌數處,至今東南隅一帶尚未修補,文昌閣左右往來者可通行也。至于新城,按之《通州志》,「明正統間,總督糧儲太監李德、鎮守指揮陳信,因西關廂置大運、西南二倉,奏建新城以護之,亦甃以磚,周圍七里有奇,東連舊城,西南為門二,一曰南門,一曰西門,亦各有樓。時屬經始,規制未弘。高止」 丈餘,視舊城不及其半。正德六年,巡撫李貢增修,加高五尺。萬曆十九年,密雲兵備副使王見賓建言,謂通為畿輔咽喉,新城糧儲重地,非他郡城垣可比。於是大加拆修,連垛牆高三丈五尺,厚丈餘,長一千三百四十丈有奇。南門題曰「望帆雲表」 ,西門題曰「尺五瞻天。」 此外別有敵臺,俗呼曰「空心砲」 臺。按《通州志》:「臺建於明崇禎四年。時督部范景文同通州道張春、總兵楊國棟閱視,謂舊城東北受衝,新城西南臨曬米廠,可容萬馬,更受敵衝。遂各建臺一座,形如扇,自左至右,長十二丈,高三丈七尺,分下中上三層,俱有砲門。倉厫重地,亦設險所必資。」

張家灣城池 去州南十里許,南北水陸要會。按《州志》,城建於明嘉靖四十三年。時因邊警,順天府尹劉畿請城以資捍禦。工部尚書雷禮議曰:「城於戍,便於守固。」 詔報可。敕府丞郭汝霖、通判歐陽昱等,以是年二月始事,閱三月竣工。周圍九百五丈有奇,厚一丈一尺,高視厚倍之,內外皆甃以磚。出光祿寺膳羞三萬「餘,取之贖鍰樂輸,共費五萬六千餘兩。東南濱潞河,西北環以壕池。門四,上各有樓。又為便門一,水關三。中建屋若干楹,遇警則以貯運舟之糧,且以舍避兵者。設禦備一員,督軍五百守之,大學士徐階有記。」 萬曆三十三年重修,後以霪雨圮壞。四十年,知州楊忠裕再修,崇禎四年,又加補葺。廢漷縣城池 在州南四十五里。按《通州志》:「漷舊為鎮,無城郭。明正德初,知縣郭梅始築土城,週二里許,城內四街,居民僅百餘家。嘉靖二十二年,巡按閻委署通州同知陳昶增修,上加女牆,四門作樓城之,規模始成。高一丈二尺,上闊一丈,下稍倍之,週三里,卑薄弗堪,歲久傾圮。知縣鱗遊、呂哲修築,題其四」 門:北曰「拱闕」 ,南曰「迎薰」 ,東曰「臨津」 ,西曰「通都」 ,歲久又廢。萬曆四年,薊遼總督楊順天、巡撫王霸、州道曹甃以磚石,南北建二大門,曰「迎薰」 ,曰「鞏京。」 東西二小門各設樓,週迴六百二十三丈,高一丈八尺,上闊一丈一尺,下倍之。女牆高五尺,雉堞一千一百八十三,壕深一丈,闊二丈五尺。萬曆三十七年又圮,知縣艾友芝修葺,崇禎八年知縣涂應召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