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4 (1700-1725).djvu/59

此页尚未校对

同知衙 在大堂東,官久革衙圮。

察院 在兵備道西。自明末兵燹之後,蕩然無遺。今以其址建駐防官舍。

中察院 ,在大察院之東,兵備道西。與大察院同經兵燹。今其址亦為駐防官舍。

東察院 在兵備道東,今廢。

兵備道 明正德辛未建。大門三楹,東西吹打樓各一。儀門三楹,東西角門各一楹。土地祠三楹。門之東寅賓館三楹。門之西,東西皂隸房各三楹,東書辦房十二楹,今廢。大堂五楹,扁曰「澄清堂。」 茶廳二楹。堂之東賢否房,堂之西,中堂五楹,東西廂房各二楹。後正房五楹,今圮。東西廂房各二楹,今圮。

行太僕寺 在城西北隅,今廢。

順天行府 在州治西,今廢。

州判衙 在大堂之西。廳三楹,扁曰「足國堂」 ,東西書房各二楹,東西廂房各二楹,正房三楹。吏目衙 ,在土地祠東。廳三楹,扁曰「贊政堂。」 廳東房三楹。今圮。廳西房三楹,西書房三楹,正房三楹,東西廂房各一楹。

陰陽學 在州治前,今廢。

醫學 在「陰陽學」 東,今廢。

稅課司 在州治,今革。

河泊所 在城東二十五里,今革。

文安縣治 ,漢縣令趙夔創建。按《縣志》:「元皇慶元年知縣李佑重修。明洪武初年,縣丞鄧士龍重修。」 正堂三楹,扁曰「忠愛堂。」 公帑四楹,鑾駕庫一楹,在堂之左右。戒石亭一楹,在堂前六房吏書房十四楹,在堂東西側。後堂三楹,扁曰「退思堂。」 儀門三楹,土地祠一楹,在二門東。獄神堂一楹,在二門西。獄房六楹,在二門西。預備倉糧廳三楹,厫房二十楹,東倉房五間,直宿倉吏斗級房一楹,收錢糧房四楹,在大門內。寅賓館在大門內。譙樓三楹,在大門前。知縣宅在退思堂後。正廳三楹,正書房三楹,正寢室三楹,申明亭縣門左。旌善亭縣門右。

察院 有二處,俱明嘉靖十四年建。

陰陽學 在縣前

醫學 在縣前東

養濟院 在北門裡

演武場 在北門外

典史宅 在縣宅東南。正廳三楹,正寢室三楹。察院 大堂三間,後堂三間,東、西皂隸房四間。新察院 大堂三間,後堂三間。

察院 西公署一所,今改為《火藥局》。

大城縣治 在城中。按《縣志》,前代建立無考,明洪武元年,主簿周自銘創置。成化三年知縣唐鏞重建。正德九年知縣石恩重修。嘉靖四十年知縣余尚貢葺修。隆慶三年知縣趙德光撤舊為新。萬曆十一年知縣狄同煃修。正廳三楹,扁曰「懸鏡堂。」 公帑四間,在堂後。左右幕廳三楹,在堂西。扁曰「贊治」 ,久廢。時辰樓一座,在露臺西。吏、戶、禮三房并架閣。庫房七間,在堂東;兵、刑、工三房并馬科、承發鋪長司房九間,在堂西。戒石亭在甬道中。《銘》云:「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蒼難欺。」 此始于蜀孟昶頒箴諸屬,宋太宗摘其要者頒之郡縣,明因之。儀門三間,中為門,東豎《修城碑》,西豎《清丈田糧碑》。東西角門二座,東西守門役房二間,獄神廟一間,獄房七間,在西角門內西隅。土地祠一間,在寅賓館東。寅賓館三間,在土地祠西。大門三楹,原有譙樓,扁曰「京兆首邑。」 萬曆年間,縣令梁綱改造大門,將鐘移懸北城樓上。榜棚二廈,在大門外。東西燕室三間,久廢。知縣宅門在退思堂北。儀門房三楹,扁曰「瘦槐齋。」 正廳三間,書房三間,在正廳東,扁曰「循絃堂。」 廂房四間,在正廳西。正寢室五間,東西廂房各二間,穿廳一間,在寢室後。知縣李知春建。正室三間,今止一間。愛蓮亭在寢室東。申明亭在大門東。旌善亭在鼓樓西。

《陰陽學 》今改作《營房》。

《醫學 》今改作《營房》。

僧會司 在縣西北觀音寺。

養濟院 縣南

預備倉 在觀音寺右

漏澤園 在邑厲壇北

主簿衙 由縣治西馬道入儀門一座,扁曰「督糧公署。」 正廳三間,扁曰「履正奉公。」 東西廂房各二間,小房一間,在正廳後。東書房一間,在正廳後。西寢室三間,後房三間,萬曆十一年知縣狄同煃重修至

皇清順治年,裁汰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