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4 (1700-1725).djvu/6

此页尚未校对

達信安

楮家河 按《州志》:「在會同河東」 ,今淤。

通濟河 按《州志》:「由苑家口經栲栳圈關、王堂山川壇,轉折而北,入雙城河,蓋逆流也。每秋水淫潦,河水泛濫,舟楫直抵城下,商賈輻輳,民稱便焉。」

頭道河

二道河

三道河 按《州志》:「三河俱自會同河支分,東北折而復會達信安河。」

馬貉隄 按《州志》,「在城東四十里田家口,由棘鍼墳」信安鎮宋楊延朗城清河北隄, 按《州志》:「在口頭村十里,自保定縣燕子口,抵文安縣潘平,綿亙九十里。」金移剌益增修。明洪武癸亥,知州梁伯常加築。

沙城隄 按《州志》:「在孟店北一里,西至臨津固安界白廟,東抵青口永清縣界信安,綿亙八十里。明洪武癸亥,知州梁伯常築。萬曆甲戌,副使錢公藻增修,以障渾水。」

高哥莊隄 按《州志》:「自州南關抵平曲村,明弘治丙辰,知州毛實築,以障渾水。萬曆丙戌,副使錢公藻重築增修。」

煎茶鋪隄 按《州志》:「自劉化營經州城,北抵信安鎮,延袤百里,明知州毛實增築。」

臨津隄 按《州志》:「自涿州東境,接固安楊先務荊垡,至州之趙家務臨津,經州南關抵苑家口,綿亙百餘里,明弘治戊午,知州劉珩築。」

趙哥莊隄 按《州志》:「在城東三十里,自園里村抵菜園村,勢如伏龍,明知州劉珩築。」

萬家隄 按《州志》,「在城南二里許。」

橫隄 按《州志》:「城東十八里,南抵苑家口,北抵栲栳圈。西來諸水至此壅阻,斂入會同河,口狹流急,卒難速洩,以致上原泛漲,三郡為災。」 明副使顧公褒議盡決此隄,以殺水勢,使一瀉而下,由臺山而注信安,大為得策。豪有力者阻之,議遂止。至

皇清順治甲午,河水橫決,長隄俱頹,一望數百里,皆

成巨浸後雖發帑修築,然捍蔽者不過城之東北,而城西、城南,舟楫往來,迄今日甚,遂以桑田為滄海矣。顧公前議,誠為遠見。

漁廠隄 按《州志》,「在城東十五里。」

花達墓隄 按《州志》,「上接臺山,下經趙哥莊、楊哥莊、田家口、菜園、高橋以至信安鎮,綿延四十里。」 明萬曆甲戌,副使錢公藻創築。

南隄 ,按《州志》:「自堡家莊起,由老隄村蓮花池以至邢家務口,長三十五里。」 明副使錢藻重修白墳隄 ,按《州志》,「南自煎茶鋪,北抵白墳。萬曆甲戌,副使錢藻築。」

長屯漕河隄 按《州志》,「在州南一百二十里,長三里。」 口岸六處:一馮家口,一盧家口,一南程家口,一北程家口,一南蘇家口,一北蘇家口,芥子淀堰

柳林淀堰 按《州志》:「以上二堰,俱南至二道河,北至頭道河。」

文安縣。無《山》。

文安潭 :在文安縣北十五里。

柳河 按《府志》,縣東北。

黃龍港 按《府志》,「縣南。」

火燒淀 按《府志》,「縣東二十五里,聚石溝河、柳河、急河三水,入衛河。」

白龍淀 按《府志》,「縣北。」

大城縣:無《山》。

黃汊河 在大城縣東北八十里,源自交河,分流至縣界入三角淀。

沿河 按《府志》,滹沱支流。按《縣志》,係滹沱支流。自獻縣、河間縣之龍華橋轉入縣之南境,由馬村閣村東北經十里灣,自南而東,又經白羊渡、四呈口,匯黑龍港河,從而北折,繞縣東十二里趙扶村北,自子牙村分派,一流三岔口,一流王家口,達靜海縣三家淀入於海。

交河 按《府志》,縣東二十五里。按《縣志》,因沿河黑龍港交流,故名。

黑龍港河 按《縣志》係滹沱河支流。一自縣西南遠南頭村入境,迤邐至四呈口,與沿河會。一自縣南曹家寺北流,至四呈口會流;一自清縣扈家店流至王鎮達村,至四呈口會流。

沿河隄 按《縣志》,起河間府,接本縣驀門村,至本縣三岔口,接文安縣境,繕來營盤曲百餘里。黃岔口 ,按《縣志》,係白溝河下流,在縣東北八十里,北流至丁字沽入海。

麻漥淀 按《縣志》,「在縣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