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清康熙三十六年,建。
新閘又名「南浦」 ,在舊城南門外,明萬曆三十二年建,閘夫十八名。
通流閘,在城中牛市,船運不行,惟時蓄洩,以助內河之勢。閘官一員。管南普、通流、普濟三閘,閘夫十九名。
普濟閘,在通流閘西十二里。此閘以西于家墳,東屬通州,西屬京縣。閘夫十八名。
平津下閘,在普濟閘西八里。閘夫十四名。平津上閘,在下閘西三里。閘夫十六名。
慶豐閘,在平津上閘西十二里。閘夫十七名。至大通橋三里。閘官一員。管慶豐及平津上、下二閘。
大通橋在京城東南角一里。以上橋閘皆元時故道。
船隻
石、土二壩外河官剝船舊例外河額設調剝船,按程途遠近給發船腳價。石壩船戶二十名,調剝船四十隻;土壩船戶十五名,調剝船三十隻。
運河額設紅剝船六百隻,通漷止九十四隻,內「月」 字號四十七隻,「盈」 字號四十七隻。每船一隻給地十頃,免納錢糧取租為行運之費。
土壩裡河漕船,漕船仍舊二十五隻,車戶五十名。康熙二十五年題汰,止存二十五名。凡載糧或船或車進倉交卸,每石均給銀二分九釐。石壩五閘漕船,按明舊用經紀三百三十名,領船三百三十隻,每壩六十六名,今止共用漕船一百二十五隻。石壩裡河剝船二十七隻,內白糧船五隻;普濟閘船二十六隻,內白糧船五隻。《平津》下閘船二十二隻,內白糧船五隻。《平津》上閘船二十六隻,內白糧船五隻。「《慶豐》閘」 船二十四隻,內白糧船五隻。
《運磚》船,舊時每閘十隻,共船五十隻;今無設淺。〈沿河設淺鋪,以時挑穵。〉
葦子淺在舊城東門外
趙公廟淺在草廠
《荊林淺 》,《南營淺》。
《花板石淺 》。《盧林淺》。
里二:泗淺 、王家淺。
《馬房淺 》,「《公雞》店淺。」
凡十淺,內「葦子淺」 、趙公廟淺屬工部,花板石、盧林里、二泗、王家等淺屬寶坻縣,餘四淺屬通州。通州舊用淺夫一百二名,每名每月領工食銀一兩,工部分司支領。康熙二十年裁汰,歸併通惠河衙門,隨時募夫挑濬。
《榆林上淺》在長林營。
《榆林中淺》在馬頭店。
《榆林下淺》在兩家店。
凡三淺,係漷邑舊用淺夫五十名,每名每月領工食銀一兩四錢,共銀七十兩,在漷邑地畝錢糧內支領。康熙二十年裁汰,歸併「通惠河」 衙門倉廠。
按舊制,金於通州置三倉。
豐備 、通積 、太倉。
元於通州置十三倉
有年 富有 廣儲。
盈生 ,及秭 迺積。
「富儲 」 及衍 。富衍。
歲樂 ,《慶豐 》《延豐》
足食
明建四倉
大運西倉在舊城西門外新城之中,俗呼「太倉」 ,明永樂七年建。
皇清因之,有「監督。」
大運中倉在舊城南門內迤西,明永樂時建。
皇清設「中南倉監督。」
大運南倉在新城南門內迤西,明天順時建,後歸併中倉,又名「邊倉。」
《皇清》照舊歸併。
大運東倉在舊城南門內迤東。明永樂年建。隆慶三年,歸併中倉,久廢。
又建《號房》「曬廠。」
大通橋號房舊一百間,今仍舊。
石壩號房舊五十間,今存四十間。
《土壩》號房舊三十間,今存數間。
「舊城南門口號房」 舊五間,今無存。
「新城南門口號房」 舊十間,今無存。
曬米廠據《舊志》云:在新城外西南角向北門二座,周圍牆垣計址五頃六十畝,今無存。東、西黑窯廠二,土坯廠三,皆燒造磚瓦以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