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4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年知縣李之用修

皇清康熙十年,邑民蘇于泰重修。

靈巖寺:在縣治東北五十里鳳河之南。大定五年,僧洪寶建。

廣善寺在縣治,即唐之「靈應寺。」 明宣德初重造。正統十四年賜額。

香河縣

《嘉慶寺》在王家擺渡。

碧霞元君廟在縣東關外,《霸州》有。

鐵佛寺內,鐵佛法身最大。有人夢佛欲去,遂以索繫其手,其佛遂之東光焉。今鐵手尚在。隆安寺,在縣治東。

隆興寺:在縣治西,康熙八年修。

土山寺城南二十里

興化寺東門外

「棲隱庵」 北門外  ,觀音庵三處。

「朝陽庵」 北門外  。大悲庵北門外。

「洪濟寺 」 、嘉靖寺 、寶慶寺 、《甘露寺 》,以上俱《王家擺渡》。

大塔寺 大雲寺 宣教寺 以上俱縣東十五里。

普圓寺 、觀音寺 、聖嚴寺 、《興祥寺》。

興國寺 、普祥寺 、彌陀寺 、奉聖寺。

廣嚴寺 、回龍寺 、興華寺 、《興福寺》。

寶泉寺 、寶塔寺 、寶光寺 、定祥寺。

華嚴寺 ,龍泉寺 以上俱北門外。

通州

悟仙觀在舊城南門內。創于元至正初,因洞清張真人練悟得仙,「白晝沖舉」 而得名也。經始時,于殿址下掘得古鼎,人益崇信。明宣德三年,羽士蔣玉林因舊址恢弘之,建通明殿,奏請賜額。禮部給劄,以玉林為「道正司。」

佑民觀在通州張家灣古蹟天妃廟,原下里二泗寺。凡運船往來,于此修醮。內立玉皇閣醮壇,粧塑河神等像。明嘉靖十四年,道官周從喜乞賜宮觀名額。奉旨:觀名「佑民」 ,閣曰「錫禧。」 至萬曆壬午,漕運總督靈壁侯湯世隆重新之。崇禎乙亥,總督倉場戶部侍郎程註、理河御史禹好善,捐貲再修。

皇清順治辛卯:

世祖章皇帝駐蹕,見棟宇撓敗。

敕賜帑金五百兩

諭「本觀道士修飾之,里人田文孝等更為輸助共費。」

八百餘金,于是煥然,頓異舊觀。

海藏寺在城南十三里

古城寺在城南十四里

永光寺:在城北十五里。

龍興寺在《富豪》一鄉。

《淨安寺》二,一在州治東,一在東關廂。

西方庵在潞邑二鄉翟存里。

永明寺在新城南門外

《龍頭寺》在潞邑二鄉朱家莊。

觀音寺二處

興安寺在甘棠鄉七級屯。

甘泉寺在甘棠鄉

永慶寺在孝行一鄉竇家莊中。

寶通禪寺在新城南門外。明天順七年,太監張文鋒重建,賜額曰「寶通。」

迎福寺在州城北,明天順六年建。李卓吾歿,葬于此。

佑勝寺在城南十五里

通濟寺在城南十里,古剎。

給孤寺在州城東。元至正間,名「悟仙庵。」 明洪武時,創為寺。

靖嘉寺,在州治東,舊名「慈恩。」 元至正二年建。明初于寺置僧正司。

常國公廟在州舊城南門內。明洪武間敕建,祀開平忠武王常遇春,以燕山侯孫興祖配焉。春秋上丁,有司致祭。甲申歲猶遵此制。祭之日,大風飆起,几筵俱震,遂罷祭。今改為斗母宮。文昌祠在州儒學右,各州縣多有。

張相公廟在州境內。神本越人,入水為神。明萬曆乙未,越人有商于此者,獲神之佑,為廟祀焉。

悟真觀在州治南二里

太平寺,在州新城西門外,元至正時重修。寶光寺,在城西南 。鉉靈觀,在新城內。

普通寺在城西北 。天妃宮在靖嘉寺東。靈應寺 、法藏寺 、隆禧寺 俱在城北。寶林寺 、延慶寺 、壽安寺 、興國寺 二處以上俱在孝行二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