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6 (1700-1725).djvu/91

此页尚未校对

糾纏,確論反晦耳。鄭樵謂為《秦惠文後》及歐陽三疑, 皆瞽說迷謬,不足與辯。韋應物謂為文王之鼓,宣王 刻詩,真如少君、古強之徒,曾目睹其事也。何物又有 馬子卿者,以為宇文周時作,一似無目者,益大可笑。 樵又謂石鼓者,立碑之漸,千載名言。至謂以石為鼓, 繇其土地之所出,則非也。古人制作尚象,不為虛器, 豈止以地之所出,苟且不法耶?觀九州貢物,攻工制 器,無一不窮極奧渺。以石為鼓,何所取則乎?今石鼓 在太學聖廟戟門左右,寶護無人,冬輒篝火撫搨,燬 剝日甚。余曾手摩其文與鼓形了不似,其堅類玉,故 能久存。就石形之自然,少加琱琢,旋轉刻文行字,或 七或六。少華山前,石之堅潤者,與此無異。想當時因 有佳石,即刻置蒐所而已。第文無不典,字無不雅,民 休王遊,自加寶愛。此三代有道之長也。非似後世竭 力徵石,造天無極,刻龍繡螭,築藩置守,妄意垂遠。然 不一轉盼,旋離野火,能得鬼神呵護至今哉悲夫!余 既裝潢成而題曰「《周岐陽石古文》斷以成王時物,而 不以「鼓」名,足刊古今之謬。

石墨鐫華《石鼓文》,出入《雅》《頌》,書法淳質。出周宣王時, 史籀筆亡疑。都元敬、楊用修、王元美諸人辨之已詳。 余借得一本,雖磨泐特甚,真三代物也。古人有以為 秦物者已非,又有以為宇文周物尤可笑。歐陽公最 號博雅,乃亦疑之,遂令後人譏駁,無地自容矣。今石 猶在太學門內。

《書畫史》:「岐陽石鼓,宋東都時嘗鑄金填其文,移置宣 和殿。金人入汴,剔取其金而棄去之。故自靖康土宇 分裂之後,搨本絕不易得,好事者以銀一錠購其十 紙。」

《紫桃軒雜綴》:「東坡有石鉤、石鼓文、篆籀全,音釋備,遠 勝潘迪等所錄。」

《古詩紀注》:「按《古文苑》所載《石鼓文》,稱孫巨源得於佛 書龕中。蓋唐人所錄,僅四百九十七言耳,章樵為之 考正集釋。又薛尚功、鄭樵、潘迪諸家咸有音訓,然有 闕文,靡所增益。楊用修自言受學於李文正公,得蘇 文忠舊本,蓋七百餘字,易以今文傳之。《陝西志》亦載 此文,其文悉與楊本同,而字畫訓釋頗異。」

《通雅》:鄭漁仲謂「石鼓有《秦權》文」,亦周時先有此文,而 《秦權》用之耳。《金馬子卿》謂是宇文時造。焦弱侯以《蘇 綽傳》魏文十一年狩岐陽,考宇文保定元年又狩岐 陽,命綽倣《大誥》,則詩體倣之可知。然當時何以不刻 年月,豈故為此迋後世耶?

《帝京景物略》:「石鼓高二尺,廣徑一尺有奇,其數十,其 文籀,其辭誦天子之田。」元大德十一年,虞集為大都 教授,得之泥中,始移國學大成門內。言鼓者人人殊, 謂周宣王之鼓,韓愈、張懷瓘、竇臮也謂文王之鼓。至 宣王刻詩,韋應物也謂秦氏之文,宋鄭樵也謂宣王 而疑之,歐陽修也謂宣王而信之,趙明誠也謂成王 之鼓程大昌、董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