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8 (1700-1725).djvu/6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山為「樂游山」,築《壇記》行於海濱。

高宗太安五年春二月,《肥如》大火,焚官司盧舍略盡, 惟東西二寺不及。

高祖承明元年夏四月甲戌,月食尾。

太和元年春三月戊辰,月食,尾下入濁氣不見。通鑑目錄 云案戊辰四月望史誤

三年春三月戊辰,平州地震,有聲如雷,野雉皆雊。 六年秋八月,平州大水。冬十一月辛亥朔,月寅,見於 東方,《京師》不見,平州以聞。

十二年冬十一月戊午,太白、歲星合於尾。丙寅,熒惑、 歲星合於尾。

世宗永平四年秋八月,平州獻白鹿。

延昌三年夏四月癸巳,月在尾,從地下食,出食十五 分之十四。

肅宗熙平二年秋九月,城平州所治「肥如城。」

肅宗神龜二年夏四月甲戌,大星起天市垣西,東南 流,轢尾燭地。

孝昌元年秋八月,杜洛周反於上谷。九月,以幽州刺 史常景兼尚書行臺,與幽州都督元譚討之。自盧龍 塞至軍都關,皆置兵守險。

二年秋九月,就德興陷平州,殺刺史王買奴。

北齊顯祖天保四年,秋九月,齊主北巡,遂伐契丹。冬 十月丁酉,至平州,從西道趨長塹。使司徒潘相樂帥 精騎五千,自東道趨《奇山》。丁未,旋師。丁巳,登碣石山, 臨滄海。

齊後主武平四年,冬十一月壬子,太白掩填星,在尾。 幼主承光元年,周師至鄴,營州刺史高寶寧率驍騎 及契丹靺鞨萬餘人赴救,至北平,聞鄴城不守,乃還 據營州。

隋文帝開皇二年夏五月,高寶寧寇平州。

三年春三月癸亥,城渝關。夏四月,幽州總管陰壽帥 步騎十萬出盧龍塞,擊高寶寧,平之。

《隋書》:文帝開皇四年「夏四月,以上大將軍賀婁子幹 為渝關總管。」

十八年春二月,《高麗》王元帥《靺鞨》眾萬餘寇遼西,以 漢王諒、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將兵三十萬伐高麗。夏 六月,漢王諒軍出臨渝關,值水潦,軍中乏食。秋九月, 引兵還。

煬帝大業八年春正月,帝親征高麗,遣二十四軍分 道並出,右武侯將軍趙孝才出碣石道,右驍衛將軍 史祥出蹋頓道。秋八月,敕運黎陽、洛口、太原等倉糓 向望海頓。

十年春三月,帝征高麗。癸亥,次臨渝宮,禡祭黃帝,斬 叛軍者以釁鼓。夏四月甲午,車駕次北平。秋八月己 巳,班師。

十一年春二月,《幽州賊》帥楊仲緒攻北平,滑國公李 景擊破之。

十二年秋,「渤海賊帥高開道陷臨渝,圍李景於北平。 唐高祖武德元年,營州把總鄧暠將兵救之,景帥其 眾遷於柳城,開道遂取北平。」

五年冬十月,契丹寇北平。

太宗貞觀十九年春二月,上親征高麗。「夏四月丁巳, 車駕至北平。秋九月癸未,班師。冬十月丙辰,皇太子 迎謁於臨渝關。戊午,次漢武臺」,刻石紀功。

唐高宗永徽六年秋七月乙亥,歲星守尾。

咸亨三年冬十一月戊子朔,日食,在尾十度。

永隆元年冬十一月壬申朔,日食,在尾十六度。 《開耀》元年冬十月丙寅朔,日食,在尾四度。

武后萬歲通天元年夏五月,「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反。」 秋八月丁酉,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 軍張元遇、司農少卿麻仁節等與契丹戰於《硤石谷》。 唐書平州有西硤石東硤石二戍《唐》兵大敗契丹《飛索》以。元遇仁 節生獲之,進攻平州。刺史鄒保英妻奚氏率家僮女 丁乘城,不下。

神功元年春三月,「清邊道總管王孝傑、蘇宏暉等,將 兵十七萬,與孫萬榮戰於『東《硤石》谷,唐兵大敗,孝傑 死之』。」

武后神功元年春三月戊申,清邊道總管王孝傑討 契丹孫萬榮。初進軍平州,白鼠晝入營,頓伏。及戰,兵 敗,孝傑死焉。

久視元年秋八月壬子,平州火,燔千餘家。

睿宗景雲元年冬十二月,奚霫犯塞,掠漁陽、雍奴出 盧龍塞而去。幽州都督薛訥追擊之,弗克。

元宗開元二年春正月,命薛訥率兵六萬討契丹。行 至灤水山峽中,契丹伏兵擊之,唐兵大敗。

八年,營州都督許欽澹遣兵擊契丹,可突干戰敗,移 軍入榆關。

《唐書宋慶禮傳》:「慶禮為河北度支營田使。初,營州都 督府治柳城,扼制奚、契丹。武后時,趙文翽失兩蕃情, 攻殘其府,更治東漁陽城。元宗時,奚、契丹款附,帝欲 復治故城,宋璟固爭不可,獨慶禮執處其利。乃詔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