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8 (1700-1725).djvu/71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十六卷目錄

 永平府部雜錄

 永平府部外編

職方典第六十六卷

永平府部雜錄

《水經注》:無終柘水南逕燕山上,懸巖之側有石鼓,去 地百餘丈,望若數百石囷,有石梁貫之。鼓之東南有 石援桴,狀同擊勢。耆舊言:「燕山石鼓,鳴則土有兵。」觀 雞水,水東有觀雞寺,寺內有大堂,甚高廣,可容千僧, 下悉結石為之,上加塗塈,基內疏通,枝經脈散。基側 室外,四出爨火,炎勢內流,一堂盡溫。蓋以此土寒嚴, 「霜氣肅猛,出家沙門,率皆貧薄。施主慮闕道業,故崇 斯構。是以志道者多栖託焉。」

《左傳正義》曰:《釋例·土地名》以北戎、山戎、無終三名為 一,北平有無終縣。太原即太原郡晉陽縣是也。計無 終在太原東北二千餘里,遠就太原,來與晉戰,不知 其何故也。蓋與諸戎近晉者,相率而來也。

《水經注》言右北平西北百三十里有無終城,亦非也。 攷右北平郡,前漢治平剛,後漢治土垠。酈氏所引魏 氏《土地記》曰:薊城東北三百里有右北平城,此後漢 所治之土垠。而平剛則在盧龍塞之東北三四百里, 乃武帝時郡治,李廣所守,今之塞外,其不在土垠明 矣。又攷《西京雜記》述此事則云:「獵於冥山之陽。」《莊子》 言:「南行者至於郢,北面而不見冥山。」司馬彪注:「冥山, 北海山名。」是廣之出獵乃冥山,而非近郡之山也。《新 序》曰:「楚熊渠子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關弓射之,滅 矢飲羽,下視知石也,卻復射之,矢摧無跡。」《韓詩外傳》 張華《博物志》亦同。是射石者又熊渠,而非李廣也。《呂 氏春秋》作「養由基」,王充《論衡》同。《黃氏日鈔》曰:「此事每 載不同,要皆野人相承之妄言耳。即使二事偶同,而 太史公所述,本無其地,今必欲指一卷之石以當之, 不已惑乎?」

玉田漢無終縣。《漢書·地理志》:故無終子國。浭水西至 雍奴入海。《史記》:「項羽封韓廣為遼東王,都無終。」《後漢 書》:「吳漢將二十騎,先馳至無終。」韋昭《國語解》:「無終,山 戎之國,今為縣,在北平。」《水經注》:「藍水出北山,東屈而 南流,逕無終縣故城東。」故城,無終子國也。《魏氏土地 記》曰:「右北平城西北百三十里有無終城。」無終之為 今玉田,無可疑者。然《左傳。襄公四年》:「無終子使孟樂 如晉,因魏莊子納虎豹之皮,以請和諸戎。」《昭公元年》, 「晉中行穆子敗無終及群狄于太原。」《漢書。樊噲傳》:「擊 陳豨,破得綦母卭尹潘軍於無終廣昌。」則去玉田千 有餘里,豈無終之國先在雲中、代郡之境,而後遷于 右北平與?

史言:「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龍山之西,福德之地,乃營 立宗廟宮闕,命曰龍城。」《一統志》:柳城在永平府西二 十里,龍山在府西四十里。永平府舊《志》:柳城在昌黎 縣西南六十里。漢末為烏桓所據,曹操滅之。歷魏、晉, 為慕容氏父子所據。隋置縣,屬遼西郡。唐置營州,元 省入昌黎,為靜安社。其說與史不同。今府西二十里 全無遺跡。而靜安社則嘉靖三十一年立為堡,然皆 非柳城之舊也。按《唐書》營州柳城郡下云:「城西四百 八十里有渝關守捉城。」又云:「西北接奚,北接契丹。」《通 典》營州柳城郡下云:「東至遼河四百八十里,南至海 二百六十里,西至北平郡七百里,北至契丹界五十 里,東南到安東府二百七十里,西南到北平郡七百 里,西北到契丹界七十里,東北到契丹界九十里。」而 平州北平郡下云:「東至柳城郡七百里,西至漁陽郡 三百里,東北到柳城郡七百里。」是柳城在今永平之 東北七百里,而慕容氏之龍城、昌黎及魏以後之營 州,並在其地。唐萬歲通天元年,為契丹所陷,聖曆二 年,僑治漁陽,開元五年又還治柳城。

《舊唐書宋慶禮傳》:「初,營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帶奚、 契丹。則天時,都督趙文翽政理乖方,兩蕃反叛,攻陷 州城。其後移於幽州東二百里漁陽城安置。開元五 年,奚、契丹各款塞歸附,元宗乃詔慶禮及太子詹事 姜師度、左驍衛將軍邵宏等充使,更於柳城築營州 城,興役三旬而畢。」詔書見《冊府元龜》。

今之「昌黎」,乃金之廣寧縣,大定二十九年改為「昌黎」, 名同而地異也。

《三國志》,「魏武帝用田疇之言,上徐無山,塹山堙谷五 百餘里,經白檀,歷平岡,涉鮮卑庭,東指柳城。」徐無山 在今玉田,則柳城在玉田之東北數百里也。《北齊書》: 「顯祖伐契丹,以十月丁酉至平州,從西道趨長塹,辛 丑至白狼城,壬寅至昌黎城。」是昌黎在平州之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