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9 (1700-1725).djvu/11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舉之若仙。驚十年之火伴兮,咤玉潔而冰堅。維是虺

蛇得瑞,邑里喧傳。越尋常之閨閫,空玉蕙兮金蘭。赧 委靡之鬚眉。笑瓦合兮龜全。則有名馳千古,道重專 祠。黑山舊戍,烈女遺碑。山川合兮臺殿古,「松楸鬱兮 香火齊。牲牷潔兮祀典肅,金碧輝兮廟貌奇。」杳《丁東》 之環佩,隱閃爍之旌旗。或雲濤之怒捲兮,若百戰之 雄飛。或鳥鵲之靜喧兮,若倦織之停機。然而高名可 仰,芳跡難尋。表章或缺,風流易湮。乃有曠世相感,百 代知音。昔專持斧,今暫鳴琴。憩荒祠而問俗,激義烈 而盟心。安神庥而禁樵採,愬世代而闡詞林。是使璧 重藺持,驥增樂顧,眉宇伸乎岱嶽,沈淪燦乎華玉。振 《女德》之高標,廣忠孝於濁俗。於焉廟生肹蠁,神妙感 通,山明若月,鐘吼如龍。若士之快心於知己,而得志 於遭逢也。

忠愍祠記         孫奇逢

楊忠愍公祠有三,在郡西郭者則建自太守武公文 達,迄今五十餘年矣。敗瓦頹垣,不可以妥,靈爽仰止 者,無所寄其憑弔。歲甲辰,余北歸過郡,魏子一鰲言 之,意愀然而力未能修也。嗣郡丞常公大忠慨欲修 復之,魏子得拮据贊其成。寓書蘇門,問記夫先生之 名,深山窮谷,販夫野老無不知者,逢何容贅一辭。余 惟先生所學,隱而未彰,今日修復之舉,得觀厥成,乃 梓里後學幸,故不辭耄衰而為之記。嘗見今之仰止 公者,大都曰:「以忠諫而死,可謂忠矣。」余獨謂先生之 學,得之造化之源,非獨以忠節見也。先生受律呂之 學於韓苑洛公邦奇,三月而得其數,播之聲音,各相 和諧。苑洛公欲制十二律之管,每管備五音七聲,各 成一調。先生精思,連三日夜而樂成。嗚呼!先生豈僅 以忠節見哉?且世之談聖學者,必稱六經,《五經》各有 專業,樂則滅絕無傳。論治法者,必對舉禮樂。議禮者, 又以天秩不易之外,多立異可喜之說。至於樂則廢 棄不講。全德之微,風俗之敝,職此之由。故先生劌心 矻矻而不辭也。雖然,「先生又豈僅以樂見哉?黃帝制 律呂,與伏羲畫卦,大禹衍疇同功。卦疇得程、朱諸子 而著律呂,得先生而明其功,非曰小補。」乃或者曰:「羑 里之厄,衍大《易》以利民用;正士之囚,陳《洪範》以正民 彝。先生一郎署耳,履虎尾而見咥,蹈堅冰而遂殞。毋 乃非用《易》衍疇之旨乎?」余曰:「否否!體貴守其常,用貴 達其變。」先生當世廟無事時,分宜之奸,尚欲收先生 以為用,及重陰肆蔽,五行汨陳,而當世之大臣曾無 一人正其罪者。澤下水決,溝壑發志士之光;木槁澤 中,過涉存獨立之意。事君值《泰》《否》之會,既知其禍敗, 必反覆陳諫,諫之可,則君享其安;諫之不可,則身與 其辱。辱之不可,而後去之,去之不可,而後「死之。」古之 聖人贊《易》《繫辭》,未嘗不通於義命,非守常達變之道 乎?先生所為,正所以合用《易》陳疇之道也。先生在狄 道時,為道統祠祀羲、黃、周、孔,以至周、程、張、朱、劉靜修、 薛文清諸先正,處顛沛遷謫番漢難理之地,而猶諄 諄以興學自任。先生又豈特以律呂自見耶?今日修 復之舉,不獨誅千古、殺諫「臣之奸慝,愧千古不指佞 之言官,正欲以興千古不澌滅之學脈。」世道人心,胥 於是乎賴焉矣。余故述先生未彰之學術,用告後世。 至修建之次第、工料之補葺,祠宇并廊廡、大門、儀門, 無不重新;牆圍以磚、坊樹以木,工多而費省,巍然稱 鉅觀焉。是役也,常公捐俸首倡,郡邑賢長吏與縉紳 士庶皆欣然出囊橐以應。始終拮据督理者,則魏子 一鰲、劉君履昌也。朝夕課工,收支出入者,則生員薛 立楊、鄉耆潘進善也。經始於乙巳六月,告成於丙午 二月,得並書之,以勒於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