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9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佛落寺  ,天寧寺  ,永安寺  。大胡寺,重興寺  ,保安寺  。興德寺  ,中元寺,興福寺  ,崇興寺  ,永寧寺。

老人觀  在州東南。宋時有河南五人游方來此。定州王老、深州趙老、晉州李老、趙州馬老、祁州馮老五人擇地一方。其地寬廣,馮老揭一高竿,繫金銀各一錠,使人以瓦鑠擊之,得者與之,于是爭擊者眾。未幾成臺,創造殿宇七間,以生鐵鑄瓦,梁棟繪五綵,因名。

深澤縣

興化寺 在深澤署西,創建無攷。《碑記》稱「係六祖曹溪道場,唐開元十八年修,宋崇寧二年,明正統、弘治、正德、嘉靖間,相繼重修。」

觀悅寺 在縣治東,元至正間修。

文化寺 在縣治南,創建無攷。明弘治九年,重加修葺。

慈雲閣 即白衣庵,在邑治西南隅。明隆慶間,何氏創建,為檀越所。萬曆乙卯年,邑學生宋同亨合諸有行業者數十人創修,有大學士孫承宗《碑記》。閣前,生員何于道捨地拓宇,尼僧真全、真福創造觀音庵。門前鑿池甃橋,成一勝境。有邑令符渭英《碑記》。

東昌寺 在邑治東關外,創建無考。明萬曆二十五年丁酉,知縣孫淵如、縣丞周元善、張養性重修。

觀音寺 在邑治東五里五千村。創建無攷。明萬曆十九年重修。

興福寺 在邑治東十里東三家村之北隅。創建無考。明永樂十二年,山右老僧海常、僧徒妙峰,相繼修造。經始于正德庚辰,落成於嘉靖元年壬午。

觀音閣 在邑治東十里南直腰村。創建無考。明闕。「年重修。有香火行糧地二十四畝五分。」福勝寺 在邑治東十五里趙莊村,創建無考。唐太和六年,舍人徐福、主事盧庸、大理司員外高承德、郎員外兼左補闕孫朝,散大夫郎中兼國子監丞王僧崇選。寬大鄉民黎強明,成化十九年村民黎自均、僧大千;嘉靖七年戊子僧大威;萬曆五年丁丑鄉民黎守陽、黎大性、黎天同住持僧明虎等相繼重修。

興勝寺 在邑治東十五里小堡村,創建不知何年。元至正葢已有之。明洪武四年,僧湛能、德曉;弘治五年,鄉民何世仲、賈利、張福、何素等相繼重修。有香火行糧地三畝。

靈感寺 在邑治東二十里馬壘村,創建無考。隆慶庚午年,歷萬曆甲戌、丙申年,鄉人黃潛重修。

興勝寺 在邑治東二十里大興村。創建無考。明成化丙戌,歷弘治癸亥,至正德七年壬申,僧明慧、悟秀、悟朗重修。

開元寺 在邑治東二十里大堡村,創建無考。明成化八年,鄉人劉斌、僧浩慶、萬曆二十五年,棗營村「善人張洪道、本村善人劉邦奇相繼重修。」 有香火行糧地二十畝六分。

崇覺寺 在邑治東二十里故城村,明洪武二十九年創建。隆慶元年至萬曆四年乙亥,善人楊九朝、僧燂隆、能江等重修。有香火行糧地五畝,軍地九畝。

崇興寺 在邑治東二十里苦水村,唐代創建,不知何年。明萬曆三十七年起,至天啟五年乙丑,僧興仁通舉重修。有香火行糧地二十七畝,軍地二十五畝。

興善寺 在邑治南十里河莊村,創建無考。宋元時已有碑碣,明隆慶三年至萬曆丙子年,鄉人楊立、僧惟金重修。有香火行糧地四畝九分。興果寺 在邑治南十里濯頭村。元至正間僧永峰興建。明永樂年間僧慧川號性空,耆民李芳重修。弘治三年己酉立石。

重興寺 在邑治南十五里杜社村迤北北馬村,創建無攷。明隆慶壬申至萬曆三年乙亥,杜社民「劉天祿、劉天衢、劉天福、王遷民等重修。」 觀音堂 在邑治南十八里中央村,創建無攷。明萬曆三十九年重修。天啟五年乙丑,鄉民王子雲、張金、王業、王國才、王九齡等造鐘一口。有香火行糧地四畝一分五釐,又荒地三十一畝,又軍地十二畝三分;

崇聖寺 在邑治南二十里方元村,創建無攷。元至正元年、崇禎四年

皇清順治八年,相繼重修。

普濟庵 在邑治南二十里鐵于村,創建無考。明萬曆乙卯,合村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