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9 (1700-1725).djvu/98

此页尚未校对

廢葛鄉城 春秋為葛城鄉。漢為高陽縣之葛鄉城。《郡國志》曰:「高陽有葛城」 ,是也。後為依城縣。金置葛城縣。元為安州附郭,今改為正學書院。葛城儒學故址 ,在州治南。明洪武初,改州為縣。今廢。

祭過城 。《水經注》曰:「徐水東南逕依城北,俗謂之祭過城。」 今州東六里有南祭頭、北祭頭,疑即此。

秋風臺 在城北易水旁,即燕丹送荊軻之處。慷慨臺 在州衙內東偏。明嘉靖甲午,知州張寅建,取燕趙慷慨之意。又相傳金刺史徒單航就義之處,後人築臺,立碑於上。今臺與碑俱廢,而寅重築,故云。

釣魚臺 在州東北三里。高聳特出,相傳元隱士垂釣之處。隱士嘗從劉靜修遊,今逸其姓氏。「漢井 」 即花瓦井,在舊白雲觀內。嘉靖初,掘土得此井,遂呼為花瓦井。或曰:漢時用花瓦甃井,故曰「漢井。」

邊吳塔 在邊吳村,塔高五層,後魏金衣僧人建。

渥同口 ,《水經注》曰:「渥水南流注易水,謂之渥同口。水側有渾渥城」 ,今同口村,疑即此。

唐興口 即今之陶口。按:唐置唐興縣,宋因其地置唐興寨。太平興國七年,崔彥進敗契丹兵於唐興口,是其地也。

柳林 在州西南二十里。見《方輿勝覽》。今屬清苑,為柳林社。

仙洞 ,見《方輿勝覽》。世代變遷,無跡可考。順安砦 即何承矩開易河蒲口之處。按宋順安軍本唐瀛州高陽縣地。宋初因唐故唐興縣置唐興寨,後改為軍。景德初,契丹寇順安軍,詔閻承翰發雄、霸精兵,築壘禦之,今壘頭村得名以此。

雀兒坨 在邊吳村北。故老相傳,杜太后父釣魚曬網之處。

桃園 在邊吳村,今相傳為杜太后弟某之別墅。

仙姑里 即今祭頭村,乃宋郝仙姑飛昇之處,人呼為「郝仙姑故里。」

韓家宮遺址 在邊吳村東,至今有掘得異瓦石者,未詳為何代建。宋慶曆八年,韓魏公琦為定州路安撫使,統保、祁、順安、安肅等八州,而順安軍乃邊陲要地,韓家宮疑即韓公經略駐劄之所也。

安陽亭 在州東南堤上。嘉靖初,知州張寅建。《水經注》曰:「蒲水南逕安陽亭,又東南歷安陽壙,逕安陽關下。何承矩請於順安砦開易河蒲口。」 今堤西一里許有蒲口村,舊所謂安陽亭者,疑亦不遠。

高陽縣

舊高陽城 在邑東二十五里龍化鄉。週九里。《晉地里志》曰:「縣有高陽城」 ,歷代沿為縣治。明洪武初,以水徙今治,城遂廢。土花石泐,不堪攬結。而東佩龍河,西襟馬水,郊原曠莽,氣勢蒼茫,尚於彫敝,思帝鄉焉。攬轡巡行,每有愾詠,不獨居民歎陵淵也。

顓頊城 在任丘北。邢子顒《三郡記》:「顓頊所建。」 唐興寨 ,宋太平興國七年,因故唐興縣,唐置縣,亦曰高興,又曰興鎮,置唐興寨。淳化中,陞為順安軍,雍熙二年,改為保塞軍。今廢。

順安軍 即唐興寨,淳化中陞為軍。《通志》云:《唐陽實諦寺詔碑》在順安軍,是蘇靈芝書。其曰「唐陽」 ,則唐興之陽也。今易水尚有靈芝碑,而此寺、此碑遂不可考。《通志》:許欽寂有《普濟寺碑》,而《許使君廟記》則趙晏書,俱不可考。

古務三 。宋熙寧前,天下諸州商稅歲額四十萬貫以上至五千貫以下,有八等;順安軍屬五千貫以下有二務。其榷酤則等在三萬貫以下,順安有一務。今邑有邊家務、賈家務、楊家務。古塞口 ,以道所必經者,若員官然。曰口,邑落以口名者九。其曰渡、曰漕,以古高河之維名,如所謂「步漵」 也。三岔口則草橋關在焉,是柴周所置,以控契丹者。今過其地,尚自雄遠。

「高陽關射亭 」 在高陽關舊城。

古阜二 ,俱在舊城北一里許,一曰虛糧塚,一、鞋塚,一在城南,曰「脫幺塚」 ,土尚纍纍,疑金元貴人塚,而傳名易訛耳。俗以「脫鞋」 為「築城」 ,鞋土不足據也。

龍潭二 :一在城東南四十里都漕河,一在城南二里沙窩。俱立祠潭上,伏臘祀之,旱禱多應。或「沙窩潭白日雷雨,見赤龍蜿蜒而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