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1 (1700-1725).djvu/77

此页尚未校对

松鎮此。紹盛夏與松飲,避一時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飲」 自此始,今廢。

石塔 有四:一在冀州東武安王廟內,宋乾德三年建,上刻石幢子記;三在開元寺。

周德帝陵 ,在冀州城外。帝名肱,宇文周武帝祖平齊之後,改葬於此。

「張耳墓 」 ,在冀州城南門外。

尉遲公墓 ,在冀州城西尉遲堰下。唐鄂國公路伯達墓 ,在冀州城西北十八里南莊村,為金刑部侍郎,其子路鐸附葬於此。

冠中丞墓 ,在冀州南莊村,仕元名不可考。吳澤墓 ,在冀州城西三里。為元渤海郡侯。李沂墓 ,在冀州城西二里,為元隴西公達魯花赤。那海公墓 ,在冀州城西北四十里零藏口村。

南宮縣

「駐蹕亭 」 在南宮。光武巡河,行至南宮,遇大風即止。

南亭 在南宮。漢光武嘗遇大雨,引車入道旁客舍,馮異抱薪,鄧禹對竈,燎衣而去,即此。堂陽城 ,在南宮西南二十里,漢縣,晉改蒲澤縣。宋元豐初,省入南宮。元徙治於新河。

「定覺塔 」 在南宮舊城內,唐貞元所建。

扁鵲村 ,在南宮西三里。《史記》「趙子疾,五日不知人,使扁鵲治之,因賜田四萬畝於此。」 山下有元博士康繼禮碑。

丹朱塚 ,在南宮西北五里,有土塚,俗名「侯塚。」 白圭墓 ,在南宮東南十里白塔村,歷兵部尚書。

張昌齡墓 ,在南宮西北七里,旁有古剎石佛寺內唐進士有碑文可據。

張都督墓 在南宮東南七十里崔村營。宋岳飛有《紫巖張先生北伐詩》,即其人。

晁將軍墓 在南宮東南六十里高莊村,至元庚寅立。今石器碑文俱存。

新河縣

新河廢縣城 在新河西三十里。

孔將軍墓 ,在新河南二十五里,有碑記。顏良墓 ,在新河南二十里。

棗強縣

棘津城 在棗強境內,《左傳》「晉荀吳帥師,涉自棘津」 ,即此。見《寰宇記》。

「煮棗」 城 ,在棗強。

廣川故城 ,在棗強治東三十里。漢置縣。復陽故城 ,在棗強西南十八里。漢高帝封陳清為侯,即此。

雍氏耶城 ,在棗強縣東北三十六里,即高隄是也。

索盧故城 ,在棗強。後魏太和十八年,分廣川縣地置索盧縣,即此。

賣漿臺 在棗強北十八里李倉口村,故址存,俗傳「太公賣漿於此。」

鄭元帥祠亭 在棗強。元至元間立,碑文剝落,亭見存。

「董子里 」 ,在棗強東三十里廣川城內,即董子下帷講誦處。

姚弋仲故壘 ,在棗強即縣之外城,乃羌首姚弋仲所築。

武邑縣

觀津城 在武邑東南三十里,即六國趙邑。樂毅封於此,號望諸君。漢為縣,屬信都,後省。馬回臺 ,在武邑城東北五十里本村。昔齊攻魯,至其郊,見一婦人抱姪棄子以避軍。齊將至,問其故,婦曰:「棄子割私愛,抱姪存公義。」 齊將曰:「魯未可伐。」 班師而還。魯君知之,旌為義姑,因築臺以識之。東一里有墓存焉。

竇塚 ,在武邑東三十里。漢文帝竇后父青,隱身漁釣,墜淵而死。景帝立,后為太后,遣死者填父墜處起大墳,民號曰「竇氏青山。」

晉州

舊鼓城 在晉州治西,因改縣為州,空閒其址。洪武四年間,創建城隍廟宇,廟中有前知縣著《遺愛碑》。

臨平城 在晉州

真鄉城 在晉州

曲鄉城 在晉州

京觀 在晉州廢鼓城縣七里。後漢皇甫嵩攻黃巾賊張角弟寶於下曲陽,獲首十餘萬,於此築為京觀。

《留箭》。營 在晉州南五十里。故老相傳,「昔漢光武皇帝為大司馬日,與王郎交戰,師行至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