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2 (1700-1725).djvu/69

此页尚未校对

宋文貞公祠 儒學西、文池北。弘治十五年,知縣朱銳建,以公十八代孫伍主祠事。正德十一年,知縣李希夔奏請春祭一壇。後公孫徽、府長史佳奏增秋祭一壇。

城隍廟 :縣治東南。以上俱《府志》。

聖母五龍廟 縣東二十里。

仙井廟 縣北古臺上,深不可測。廟不詳其所始。按蔡氏《補正》云:「澧水東過南和城,北有井,水與地平,俗呼為仙井,旱禱輒應。」

關帝廟 在縣治東。永樂十五年鄉民高成建。成化十三年,知縣陶永淳重修。正德六年,耆老刁珍等因流賊攻城,有靈應,鐫碑以紀其事。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劉培引重修。

藥王廟 在城隍廟西。永樂二年鄉老鞏孝先建。崇禎二年重修。

文昌祠 在文廟東。明萬曆八年,邑人朱正色創建。

玉皇廟 在文昌祠後。明萬曆年間,道官楊赴霄建。四十二年,知縣薛思霽修。

皇清康熙六年,知縣章兆蕙重修。

三官廟 :在縣治西南。邑人刁濟等建。

澧水神祠 在縣治西大街北。弘治十三年,知縣朱銳因「澧水」 有利於民建。

三義廟 在西大街北,久廢。明弘治十六年修。

皇清順治六年、康熙五年,俱重修。

福神廟 在澧水神祠後。明崇禎七年,通判楊顯宗創建。

皇清康熙五年重修。

三聖廟 在右文街北。隆慶庚午,邑人田景哲等建。

土地廟 在城東門外,金朝創建,元至元間修,明萬曆中重修。

東嶽廟 在東關外,明天啟四年修。

皇清順治十二年、康熙三年俱重修。

東三官廟 在東關街北,明萬曆四十六年建。

皇清康熙四年重修。

南關帝廟 在大南門外,萬曆三十二年建。火神廟 在小南門外城西南隅,明萬曆壬子生員曹附鳳建。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周纘祖因修城移立「筆架山。」

東關帝廟 在筆架山東,舉人柴登雲建。「碧霞元君廟 」 在西關外,邑人張養仕創建,崇禎七年重修。一在城東二十里蘇家橋北。「西關帝廟 」 在西關外,萬曆二十年重修。「西真武廟 」 在西關外,崇禎十二年建。

皇清康熙五年重修。

北真武廟 在北門外。明弘治四年,知縣門寧創建。

皇清順治十年重修。

北關帝廟 在北門外,明萬曆壬寅年,鞏昌府通判黃河濤建。

皇清康熙元年重修。

東嶽廟 ,在城北四里東韓村,有隋開皇時碑。古白廟 在薛家屯東。

孫公遺愛祠 在察院西。明嘉靖十三年建。因流賊圍城,公守禦有功,春秋歲時致祭。

皇清康熙五年,知縣章兆蕙重修。

宜興盧公祠 ,一在河頭郭大道北,一在豐化莊村東。公諱象昇,字九台,宜興人,大名道兵備。因流寇西山作亂,公親冒矢石,大有捍禦功。崇禎乙亥年,土人作生祠以祀之。

四川趙公祠 在西關外。公諱維岳,字次山,四川劎州人。溫陵陳公祠 在西關外梅花亭南,今為廢地。河南張公祠 ,在西關外道北。公諱樂舜,號見衡,河南郟縣人,萬曆四十八年建。

嘉祥高公祠 一在預備倉舊草場處。公諱斗光,山東進士,嘉祥人,天啟四年建。一在豆村,因開水利,人食其德。崇禎六年,復建特祠。以上《縣志》。寺觀附:

清佛寺 縣東,宋大觀間建。

圓通寺 縣治東,元延祐中建。

普潤寺 城東北,魏永熙間建。

慧炬寺 縣北,北魏延昌間建。

聖壽寺 縣北,宋太平興國間建。按《南和縣志》,「寺在城北二十五里郗村,金大定年建,有石佛像。明成化間重修。」

清泉寺 縣東

福興寺 縣東。俱金大定間建。

廣勝寺 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