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3 (1700-1725).djvu/104

此页尚未校对

二十座,墩臺二十,角樓四,城門樓四,甕城門四,弔橋四,列垛為堞,凡一千七百三十有三。萬曆四十五年,知縣黃文星又於城上南隅附土作基,創建「奎樓。」 天啟四年,知縣潘士聞又於四甕城重門,悉衣以鐵。崇禎八年,知縣張星於四門各建敵樓二座。十一年,復修磚城。

皇清康熙十三年,知縣楊燝又將甕城並雉堞垛口

捐貲修葺,並增置夜柝。

堡三處

馬村堡,在縣東北二十里。

主簿寨堡在縣東南三十里。

許村堡,在縣西南十里。各有義倉。

內黃縣城池城所始置,年次不可攷。或曰:秦、漢來故址也。內方列,周五里,高三丈,池深半而廣倍之。外環以郭,凡九里,然已頹廢。正統間,掌縣事宋安為增葺。而正德間知縣李鉉者,築甕城四,閻君鄰復甃女牆以磚,稍稍完繕,可壁而守焉。《內黃縣志》缺,不得其詳。

堡二處

楚王鎮堡在城西北

姜村集堡:在城西南。各有義倉。

濬縣城池:按濬故稱黎陽,隋、唐時城大伾山北麓,而《一統志》云:「廢黎陽縣在今縣西二里。」 蓋黎陽,漢以來,常置兵監聚,六郡校士戍屯於此,入隋、唐咸列重鎮焉。按故址,衛水以西也。《水經》酈道元注曰:「黎山之北故城,葢黎陽縣之故城也。」 今黎山不可考。宋天聖間,濬州治沒為湖,始徙浮丘山巔。鄒伸之《出使日錄》云:「過濬州,其城在小橫山上,復有一山如偃月,與城對峙,即其址也。」 洪武初,復徙山之北陂。弘治十年,知縣劉台者,乘歲侵以食饑人,繕之,周七百三十丈有奇。是時,城西連浮丘,登高內瞰,指顧畢盡,不可戍守。邑人王侍御璜撰《縣志》,草議依錢塘、鎮江故事,循山列城。嘉靖十一年,知縣邢如默復加拓治。二十九年,知縣陸光祖採群議相地勢,乃截西南隅棄之城外,據山岡險絕處改築焉。於是城小且堅,可為永利。而濬縣西南西北二川,與衛河止隔一隄,每秋水泛溢,城中最受其衝。知縣甯時鏌相度河流,於城南關門及東北關門外創建石橋三座,西南建閘一座,疏引衝流,從西南閘口入城「壕,順流而東,而北而西,遶入河,民大稱便,立石以垂不朽。」 按《濬縣志》:「濬城自弘治時知縣劉台繕之。周七里一百五十步,高二丈八尺,池深二丈,闊二丈五尺。正德時,知縣陳滯復增築之。嘉靖時,知縣邢如默復加拓治,陸光祖改築,高增一丈,闊五尺,四隅建敵樓,樓間置戍鋪,城堞悉砌以磚,門外設」 石橋。繼有知縣徐廷祼,仍復隅城。萬曆間,知縣楊瑢重修,包浮丘之半於城內,踞其巔,以東望伾山,西瞰衛水,形勢最為壯觀。天啟時,知縣趙建極增修,前左右三池,俱浚及泉,夾岸築長隄,隄頭柵欄,時為扃鐍,人不得近。城下右面鄰河,甃東岸以石,長一千九百四十尺。崇禎年間,知縣李永茂大為修砌,磚石各半,樓櫓雉堞,極為壯觀。

堡四處

李家道口堡鎮最鉅,凡廬五六千區,周以城六里有奇。知縣魏希相置,在縣城南。

新鎮堡,在縣西南六十里。元時置。

衛縣集堡在縣西南

王二莊堡在縣南。各有義倉。

滑縣城池滑城,《志》稱「本滑氏壘,後改為城。」 《玉海》又云:今滑州城即古滑臺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衛靈公所築也,世遠不可考。宋天禧二年,知縣趙世長嘗繕築,周九里。正德七年,流賊起,知縣孫孟和增峻之,為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廣倍之。明年,知縣逯塤復創築外隄二十里,或故都城址也,高特城之半。正德以後,樓櫓筦鑰稍次第矣。嘉靖二十二年,劉維禴復增築五尺,環以五門。按《滑縣志》:「城周圍九里,高二丈五尺,闊一丈三尺。後知縣羅昭原城外築土易磚,闊視前有加,池闊二丈,深淺不等,羅疏鑿有加。池內築牆以衛之,池外築隄以障之。門有五,東曰長春,西曰嘉禾,南曰南薰,北曰拱極。西」 門之南曰「清源」 ,俗號水門。東、北、南三門俱建城樓,獨東門樓巍峨宏敞,為一邑巨觀。名《臼見山》。西、水二門因堪輿家言「西方白虎宜伏」 ,故不建樓。城上窩鋪周圍共五十二座,炮臺四面,共二百二十座,垛口四面共一千三百五十二箇。堡三處。

老岸集堡在縣東

曹村堡在縣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