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3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則上帝之離宮,內接成周、河內,皆豕韋之分。又曰:「雲漢自坤抵艮為地紀,北斗自乾攜巽為天綱。其分野與帝車相直,皆五帝墟,而在乾維之外。」 葉北宮之政者,娵訾也,實為顓頊氏之墟。今顓頊故都在開東,而大名本商故都地,即周王所以封武庚者也。其為娵訾之分無疑矣。

大名府山川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本府。元城縣附郭。

沙麓山在府北四十里。春秋僖公時,沙麓崩,即此。漢王翁孺嘗徙居其下。

《愜山》漢時河決,王延世運土成阜,塞之以愜人心,與沙麓對峙,遙映相屬。春草秋蘿,含煙帶月,有拱揖迎人,翠色欲滴之狀。

屯氏河土人誤呼為「王莽河」 ,在元城縣。唐朱滔攻魏州,壁此。《明一統志》一名毛河。

沙河近沙麓地,舊自西南引漳入城灌御河,復西北出城灌流。沙河南北長二十里,東西闊二里,流常轉徙不定。按《滑縣志》亦載,「沙河在滑縣南五十里。」

大名縣:無《山》。

雕馬河在縣北。按《大名縣志》,「宋嘗引漳流於此」 ,今涸,舊渠猶存。

支河在縣西,塗公新開,距城僅半里許,累肆衝沒,知縣趙一鶴塞之。

三角潭在縣東十五里。有牧、李、范三隄鼎踞於此,故名。方塘百畝,歲久不涸,或以為龍湫也。土人建龍神祠於其上,歲旱禱雨輒應。今衛水灌合,滔滔巨川,帆檣聯泊,尤為奇概。

蓮花池,在縣東二十里。上峙重岡,下冽深泓,蒲葦菱荇,葳蕤可玩,今成腴壤矣。

白水潭在縣西五里。林樹交匝,風清水遶,近郊勝地也。

張家潭在縣東二里許。冬夏不涸。沛縣令張珩結廬讀書其上,故潭以「張」 名。今半成平田。漳河隄南接樓底舊隄,至老隄頭止,約三十餘里;北接龍王廟舊隄,至艾家口止,約二十餘里。隆慶五年築,後漸圯。今重築。

護城隄環抱城外。正德乙卯年築,隆慶三年加築,高三丈五尺,闊五丈。

甄侯隄,起駢村新河口,至內黃田石界,約百里有奇,嘉靖三十四年築。

老隄頭在縣北二里。嘉靖己酉,為潭水逼近城郭築,今斷於支河。

紅船灣隄在艾家口東北一里許。

逯家隄在縣東南三里

李茂隄在縣東北八里

牧隄在縣東十八里

范勝隄在縣東南十里

匡公隄在縣北三里

華侯隄,起縣西關隄北隅,至回隆九十里。嘉靖二十七年築。

南樂縣

方山在縣北七里。相傳有東西二土山,其形方正,後為河決所蕩,今村名仍呼之。

御河即白溝水。隋煬帝引洹水為遊覽之所,故名,今不見。或曰亦併於衛,然土人猶曰御河。赤龍河在縣西南四里。相傳宋太祖微時,登澶州城,觀水漲,遙見赤龍,射之中左目,水遂奔潰。是日周世祖夢遊水中,被射,覺而目痛。按《南樂縣志》作「朱龍河」 ,源出開州澶淵,分流過清豐城北至本縣趙家莊,曲折南回,復入開州界《黑龍潭》。

繁水,在縣西北三十五里王村隄,西流入內黃界。古稱縣曰「繁水」 、曰「繁陽」 ,由此得名。

岳儒固河在縣北四里岳儒固村西南。自清豐界來,經本縣近得固村、豆村,迤東流至此,匯為傅潭。今樂清橋跨其上,東北注為方山固河。又北為潘家河,北入大名縣界,即今隄所障者。河久枯竭,每夏秋水盛,瀰漫數里,至冬春乃涸。亦黃河之支流也。

龍窠河在縣東四十五里。水自觀縣大周村來,經流本縣,至龍窠村而止。世傳龍潛此地,故名。

繁泉澶水,在頓丘廢縣西南三十里,伏流至古繁水城西南復見,故名。

傅家潭在縣西北四里《岳儒》固村。週約二里餘,清可見底。今涸廢。

蓮花池一在縣東十八里古莊村東南宋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