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4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知。《鴞鴟》之音,魯侯化之。《國門》之盜,隨會逃之。《成人》之 頌,子皋為之。人有父子,惟公親之。人有作業,惟公勤 之。軍政既成,吏理既清。百室既盈,乃流德聲。乃奉詔 書,被鎮全蜀。人失召父,軍去方叔。碨壘之甿,尚知尸 祝。今玆功德,曷其自足。乃疏成績,達於宸聰。帝曰「俞 哉,宜爾顯崇。」建石通衢,追琢嘉庸。書詞罔愧,播美無 窮。

《狄梁公祠堂碑銘》
馮宿

「后不可以獨臨,必誕生岳靈。扶既傾,繫將絕,茲梁國 狄公是以興於天授之朝,蘊沉謀,奮奇節也。物不可 以終否,必繼挺邦傑,欽往績,懋來功,茲沂國田公是 以挺乎河朔之郊」,創新祠,修舊典也。初梁公出牧於 魏,實宜斯人,罔遂乞留,則深遺愛。闔境同立生祠,奉 其神,祈恩徼福,亦若有答。洎變起幽陵,毒痡中邦,腥 穢遺於漸漬甿俗,六十年於茲矣。戰血滿野,忠魂歸 天,階戺之容,隱然猶在。迄壬辰歲,賴我皇恢拓千古 之不庭,凡在率土,罔不來服。惟沂公保和一方之有 眾,舉此列城,來牧多方。歸職貢而奉官司,尊漢儀而 秉《周禮》。鳳鳴而梟音革,蘭芳而棘刺死。醴湧而溢泉 竭,慶飛而濁祲消。四郊廓清,萬方丕變。然後辨正封 疆,咨謀耋老,得是舊址,作為新祠。鳩材僝功,庀事須 役,上下有度,東西維序。披圖以立儀象,據品以昭命 數。不僭不偪,經之營之。越十月五日,厥功成。沂國公 於是乎請護軍迨賓僚將校、武貔之群,選吉而致饗 焉。先一日,執事設次於門西,設柔毛翰音、脆肥鮮槁 之具,以候詰朝。公至,則改服於次,率護軍等升拜,將 校以下序拜於堂下。公親酌以奠,揚觶而言曰:「昔者 皇風中微,陰沴勃興。六宮弄其神器,萬乘遜於房陵。 生人之耳目盡迴,元老之肺肝彌固。蹈履虎尾,奪鯨 口,薙除蔓草,扶本枝。元良克任,萬國以貞;祕策授五 王,起包復夏之大業於心術,貽安劉之永圖於身後。 再造唐室。」時維梁公,顧不腆之是羞,獲守玆土,實郡 帥與三軍之眾,建封內之黎老,勤請於天王,重韙斯 人而鑑厥誠。未及浹旬,而璽書金印,命服瑞節,一日 駢至。且又頒非常之清問,下莫大之弘澤。馬逐逐,車 《闐闐》野,接跡空駕,肩彼感心與喜氣同,羽九天而達 九泉。今所以靡遑寧居,思有上報,竊慕神之志義,景 神之忠功,薦神於此堂,告神以微懇。至於修廢繼絕, 興仁樹善,乃守臣之職,烏敢為名?由是六州之人士, 知狄公之崇德可享,田公之斯言可復也。《詩》曰:「維其 有之,是以似之。」乃作銘曰:奕奕新祠,於魏之疆。巖巖 梁公,鎮此一方。其惠伊何?其人則亡。憶昔通天,契丹 猖狂。衝陷連城,勢莫與亢。山東驛騷,駘籍跳梁。顧是 都會,孰能保障。天后召公,飛傳靡遑。至自彭澤,屹為 金湯。以逸待勞,以柔能剛。緩賦寬役,勸農植桑。外示 無虞,內為之防。敵則引歸,歲獲大穰。人荷公來,踴躍 歡康。人惜公遷,涕泣徬徨。援刀割膚。守闕上章。終然 莫克,詎可彌忘。眾心成城,經始斯堂。立公儀形,薦此 馨香。於以「祝之,萬壽無疆。於以歌之,久久垂芳。追維 我公,實邦之良。岐嶷有聞,金玉之相。學以時習,闇然 日章。文武是經,謨謀允臧。測圭知正,函鼎難量。碩大 博厚,靖和端莊。代使絕域,義聲孔揚。居憂致感,有鳥 呈祥。毘於大理,決獄平當。西門抗巫,汲直開倉。蜀守 興學,晉臣撫床。公兼有之,蹇蹇在旁。富威中權」,論道 上庠。慰薦幽隱,懷來暴強。天授以還,燎火無光。藹藹 本支,困於新斨。下窒人願。上迴天綱。拜爵受圖,非劉 而王。后實當扆,帝遷於房。時惟狄公,致身巖廊。進持 正色,中激剛腸。婪侈邪謀,將易儲皇。公陳不可,較短 推長。血瀝泰階,心祈彼蒼。長戈倒日,徑草橫霜。一柱 嶷然,四維重張。帝拜元老,春歸「少陽潛安,爪牙密布。 橫梁七日,寤寐,五賢。興唐道優,三仁功茂。一匡。終始 無媿,中外所望。維此魏邦,實惟樂鄉。燕寇之後,終為 戰場。何人不鰥,靡室不喪。祠宇煨燼,階除虛荒。故老 懷恩,遺甿慨慷。猶依封畛,時奠壺觴。否道既傾,聖曆 會昌。《元和》御宸,天子垂裳。九士八方,海山梯航。禮備 樂陳,執贄奉璋。」思我懷人,寘彼周行。是生沂公,忠順 激昂。劍久埋獄,錐能處囊。道言愔愔,武烈恍恍。功尚 管蕭,化臻龔黃。掃除零落,弔恤災傷。尾斷蜂蠆,苖鋤 莠稂。萬夫歸誠,有死無將。天子嘉之,沛澤瀼瀼。龍節 虎旗,玉佩金璫。班其慶賜,施及潛翔。沂公滋恭,扶服 兢惶。愧負山嶽,誓酬毫芒。乃建新祠,媲彼甘棠。亢其 夏屋,繚以周牆。吉蠲庶羞,容衛兩相。仰止何遠,中心 是藏。地迥沙麓,河抱衡漳。刻勒豐碑,揭乎中央。按以上皆

唐人之文,此後宋、遼、金、元未必皆無可錄,而《志》失收。

《白雲茅屋賦》有序
明·劉三吾

大名滑邑,商豕韋故墟,漢之東郡,唐之義成軍也。西南三里即瓠子隄,宣房宮在焉,北去大伾半舍餘,西北距善化山五十里,又西距太行四十里許,至淇泉。今成均祭酒宋先生仲敏。先君大參忠肅公嘗搆西亭瓠子隄上,顏以「西隱。」 仲敏更築草堂其間,號曰「白雲茅屋。」 本朝徵詣公車,歷官瓊署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