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封,稱大國,與齊、魯並秦、漢、東郡,視股肱,擇名臣蒞 之。唐中葉,魏博號稱藩鎮,擅署吏,以貢賦自私,雖諸 鎮稍能效義,然叛將孽萌,訖唐之亡,卒不為王土。五 代梁、唐之際,夾河之戰,不解甲者十七年,而王彥章 「持鐵鎗,日垂涎於得勝南北寨,唐人莫能當之。劉知 遠」,宋太祖自其微時,皆往來河朔,伺變澶魏之間,至 真廟改元,又六龍時時移蹕。慶曆中遂陞為陪京,而 官制衙宇稍擬汴都矣。今其地潛龍宅、甲劍墓、御店、 皇城、迴鑾碑、鐵鎗寨、得勝寨、國子監,遺跡具在,固用 武之區,而英雄所必爭之地也。諸顯然散見於載籍 者,如「鹿臺」、「旄丘」,「鹹戚、沙麓」,本於《詩》《書》之所稱引;「瓠子 宣防」,「顓墟、禹隄」,出於子史之所記載;苗晉卿之德政, 田緒之「遺愛」,宋徽宗之「五禮」,令狐彰之開河,存於金 石之所紀勒,紛莫殫紀。雖年代遐邈,然未隨谷變。探 奇慕古之士,往往登臨感慨,低回而不能去。矧其時 若仲由、倪寬、狄仁傑、宋璟、寇準、王曾、文彥博、司馬光、 劉摯、傅堯俞之賢而宦於斯,蘧瑗、端木賜、閔損、汲黯、 南霽雲、晁文元、王文正、劉忠定之賢而生於斯。咸能 騰茂蜚英,輝映前後,又一方之文獻攸係,而後來者 之指南也。夫名藩要鎮,往躅遺軌,意當時必有紀載 之書,檃括會萃,以傳久遠。然歷考《崇文總目》《四庫錄》 《經籍考》:「《昭德讀書志》未見所謂《大名志》者。及考唐、宋 州郡圖志之制,唐則三年一上,宋則閏年一上。夫上 之闕庭,則必副在官府,列之圖牒,今皆無之,則當時 所尚果何物也。大名列在畿輔,洪武、景泰之間,志凡 再修。今僅於《寰宇通志》」、《一統志》稍見一二,而郡中竟 無副本流布縉紳,斯又何也?弘治甲子,東明尹上海 唐君錦承郡守韓侯之命,始議修纂。顧其時典籍未 備,諏咨未廣,且多取於亭父里魁之言,編次體裁,並 有遺恨,逮今又歷一甲子矣。因革損益,詎無可言,乃 咸缺焉弗紀,非所以存故實而急要務也。予自濫職 史局,頗有意綴葺之。每披覽載籍,諸有關境內者,隨 手節錄,日久襞積,遂得數冊。雖事無倫次,然欂櫨楶 梲,要備采擇。屬廣平倅歸安茅君坤受臺檄來任志 事,予因出其草授之。入館未旬月,而茅君有部署之 命,事遂寢。後八年,茅君復來秉憲,眾訝事非偶然,必 可續成也。居無何,謝政去。然則纂定之責,謂非有待 於今日耶?丁巳夏,烏程天泉潘君倅予大名。時晴山 李侯方為守,侯嘗讀書《中祕》,蓋雅意文事者,以君故 史官也,不欲煩以簿書,乃請於撫院鄭葵山氏,巡院 姜省吾氏、學院馬松里氏,兵憲侯二谷氏,咸以「掌故」 屬之,而復以魏縣丞筆山陳君耀文為之副丞時以 諫議左除,魏聞命,亦忻然來赴。是秋八月,遂開館於 元城書院,選學官弟子博達者若干人,佐以從事。會 予亦以茅君稿上潘君,乃至院,矢於眾曰:「夫志將以 信今傳後也。唯名藩要鎮,往躅遺軌,所賴以不泯者 此耳。顧《唐志》蕪雜無章,《茅志》又屢授簡,未就均之,弗 信。弗信,斯弗傳矣。今不慎圖,將無襲二君之弊乎?」乃 先令學官弟子綜故實於載籍,摭遺逸於野史,徵是 非於公論。屬陳有它委,君乃自臨鉛塹,躬事筆削,會 源委,稽異同,酌豐約,剖疑似,敘事以紀,繫年以表,考 故以志,述行以傳,雄詞瓌辯,卓然自成一家之言。蓋 四閱月而告成事網千年之放失,垂一方之令典,匪 唯良於二志,視近代諸志亦加良矣。將命梓,晴山與 君,謂予郡人且嘗有涓埃之助,不可無言。予唯圖志, 古史之流也。夏志九州,周敘職方,漢述地里,晉經畿 服,其所由來尚矣。故郡有志,猶之國有史也。雖近代 不領於王官,而所以移風易俗,鑑往證今,酌時審尚, 以為因革損益之地者,莫此乎!重曠數十百年弗緝, 則耳目所不接,必有散佚而莫考者,而謂圖治者可 一日忽耶?昔宣子聘魯而知《周禮》在是,孫僑聘晉而 以博物見稱,凡以有是之足徵焉耳。風漓政衰,有司 者日鰓鰓於簿書期會之間,而於此謝曰「未遑。」卒使 文獻典章,不克昭播,往跡遐軌,日以湮淪,將因革損 益之靡據,治之日卑無怪也。大名,古今重地,乃數百 年而無完志,則圖治者何所取衷矧?自奠畿以來,幾 二百年,德教之滲漉,人文之炳煥,較「它郡尢著,益非 可以緩圖者。」然則非二三君子留意邦典,而潘君才 擅史長,亦安能兼總條貫而竟集大成乎?故予以為 雷次宗《豫章記》非不作也,洪駒父求之不得見;范石 湖《吳郡志》非不著也,以妄議而不得刊。彼二郡誠不 幸也。茲志也,不踰時而成之,又不踰時而刻之,二郡 之所難而予郡之所易,非茲地茲人之鉅幸耶!繼自 今覽者,固不必問賈耽、訪鄭樵,而一方名勝,古今委 曲,可不出戶庭而得之矣。信玆!志之非徒作也。予於 君為同年進士,又同列史局,君久罹謫籍,跋涉者殆 萬里。嗟乎!太史公周遊歷覽,故其文奇崛閎肆,而《史 記》一書,卒為千古史家之宗。如君者謂為異世同符, 非耶?予蓋信茲《志》之必能永傳也。嘉靖三十七年歲 次戊午,夏五月吉日,賜進士出身翰林院檢討郡人 晁瑮譔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4 (1700-1725).djvu/75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