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4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洟靡止。爰帥邑人,始像而事。言言廟垣,億萬斯年。時 維有明嘉靖戊申,又越六年,伐石而文。

《上達樓說》
楊選

元城舊有書院,院中有樓,予先檄郡守,郡多士於中 訓育之。迨予按郡之三日,拜先師廟,謁四賢祠,入院, 進諸士講經義。乃登斯樓,四視弘廠,既高且明,嘉而 樂焉。顧簷柱無扁,郡守因請名焉,予遂取「君子上達」 之義,扁曰「上達樓。」夫子之名上達者有二義:多士之 修養於中也,將奚從乎?由士而希賢,由賢而希聖,由 「聖而希天,此以德上達者也;由郡而進之鄉,由鄉而 進之省,由省而進之朝廷,此以名上達」者也。然達德 者求在我,在我者欲之即至;達名者求在外,在外者 有數存焉。今日之養多士於其中也,固欲實盡其在 我以待其在外者也,非專以達名望多士也。噫在我 者達焉,在外者因而達焉,上者也;在我者達焉,在外 者未之能達數也,於己固無損也。若舍在我之所當 盡,而曲學以求在外之所難,必以是而謂之上達,則 登斯樓也,其亦有愧也夫!其亦有愧也夫!

《四賢祠記》
張瀚

往年劉中丞夔倅大名長書院,以正學倡,率諸生祠 宋劉元城先生其間,已而漸廢。城東故有三賢祠,廢 尢甚。守者奉狄梁公、寇萊公、韓魏公主,併內元城像 前,若祔食然,事頗不典。嘉靖庚戌,瀚承乏是郡,謁祠 下,為撤其像,正諡號,以定神位。然祠當公署之後,非 崇奉之意。明年,督學函峰阮公臨謁,顧瀚等曰:「祠以 報功德,風士民,乃令不稱若是,盍圖之?」已而巡臺古 泉盛公、東江楊公相繼至,皆申命如初。於是謀諸僚 屬,通判李勳董其役,集材糾工,相地崇址,闢門南向, 另為一區。北直為寢四楹,東西序皆六楹。左右翼以 亭,用覆記石。南為堂亦四楹。堂前左右復繚以庖湢 垣屋,重門邃宇,鼎建如儀。東通上達樓,又東通諸生 號房,皆增飾踰舊費凡若干緡,取給公帑。工始辛亥 十月,迄壬子二月,瀚承命紀成事。竊考《郡乘》,載四公 事略,念昔偽周釀禍,唐祚中移,明大義以正亂世,梁 公以之;宋勢寖弱,客兵內擾;定廟勝以振中朝,萊公 以之決策兩朝,撤簾復辟;魏公以一身任天下之重, 正色立朝。間關遠置,元城以心學衍河、洛之宗,巍然 功德,豈不膾炙人口?以不皆魏故略。據所載碑,三公 皆一節及民,元城僅數語合道,何以繫人深思歷千 載猶血食茲土耶?《書》曰:「懋乃攸績,康濟小民。」又曰:「民 心無常,惟德之懷。」夫惟懋績及民,而後民懷其德。然 匪立德以淑身,烏能有辭永世哉?竊謂四公皆立德 之士,「要非徒以材智殊絕,遘會乘時,標能擅美,樹偉 績而永令譽者也。夫制事以才,制才以德,才德備而 成賢。」執德既弘,致用自裕。以典郡國,則勤恤民隱而 除其害;有循良之績,以臨大節,則託孤捍患,保世滋 大;有安社稷之勳,以處患難,則死生利害無所移易; 有知命達化之識,雖時異勢殊,其於尊主庇民之心, 致身殉道之行,蓋易世同神矣。「立可久之德,達可大」 之業,夫是以永懷於民。假令僥倖一時,勉強一事,名 實雖加於上下,道德不協於民彝,則四公生不同時, 行不同軌,僅以仕於斯,生於斯,乃享祀一堂之上,使 人無異議,神其居然歆哉!夫褒功德以風民,監察之 職也;修廢墜以飭治,有司之常也。勒諸貞珉,紀分合 之,故表致一之義云。

《沙口堡城記》
申𣄚

魏縣西去大名四十里,沙口當郡縣之中,居民凡數 白家才傑生焉。其地東倚郡城,西入魏,由邯鄲之道 走邢、襄,踰恆山、上谷以達於京師。自井陘而下,守魏 則郡之全境安,非涉沙口,郡城未可窺也。則魏者郡 之咽,沙口又魏之要害處矣。築堡以守固設險之道 哉?自庚戌以來,畿輔之內日議戰守,而往擬以堡為 文具,甚者畫地而擬破其廬,納賄而遽罷其役。顧出 里門,就隙地為數堵之牆,如羊牢,然則已以堡完告 厥成功矣。此何以謂之設險,而望其有保民之實用 耶?大梁陸侯名柬,字道函,以明經甲科,來尹吾魏。百 凡廢墜,次第修舉。先完縣城,次及其郛。其在境內,如 衛陽、北皋諸堡,罔不繕治,培薄增卑,「克底厥功。」乃於 暇日,縱觀四郊,深維遠圖,因其形勢,創建茲堡。度方 土,定規制,計徒庸,量功命日,咸有定畫。爰集耆老,虛 懷博謀,既協群情,復稽考卜。矢心誓眾,祝神肇工,植 表分程,版築斯舉。乃宏厥規,以待蕃息。乃闢四門,以 便民事。其廣袤之數,卑高之度,惟眾所願。庶民子來, 競趨乃事。由是陽平之郊,洹水之上,忽若岡阜繚轉, 隆起地中,屹然復出一鎮矣。居者安堵,望者聳觀,戶 以罷扄,宵可寢柝,井廬獲保障之功,郡邑有連屬之 固。外有禦而內無甈,雖曰堡城,而實不朽之成功,一 方之永賴也。《語》曰:「城無小,善守者全。」故盱眙孤壘,臨 以飲江之威,有弗克取,彊齊如破竹者,於蕞爾之城, 乃不能下也。故曰:「堅者完、敝者陷,無者殲。」嗟乎!非善 守於後、創始者之志,孰與成哉!是役也,經始於甲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