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4 (1700-1725).djvu/85

此页尚未校对

「而造之者」,今巡撫中丞前倅大名黃巖劉先生夔也。 先是,今大理寺丞金華錢君學孔節推大名,留心茲 舉,會尚書兵部郎中路君直出守是邦,厥謀允協。而 黃巖先生自太史氏適以謫至。於是路君、錢君葺屋 宇,具器儲穀,選其府若州縣諸生之尤者八十餘人, 萃之書院,而以教事屬之先生,請諸督學林君有孚, 林君可之。先生以嘉靖丙戌三月入典教事。迺嚴矩 度,立條格,勤告諭,以成就人才為已任。寅入戌歸,無 間寒暑,衣冠危坐,終日不倦。諸生以贄進者,必堅卻 之;有親喪者,必躬往弔;婚喪不能舉者,必賙卹之。其 《條格》大約以立志為先,收放心為要。主敬窮理,知行 相須,尊德行而略文「藝,非徒事口耳為也。所以發明 元城先生之學者,實為深切。諸生聞而至者,日以不 絕。蓋始苦其難,中知其益,久則安其業而唯恐其去 矣。」維聰申警於眾曰:「元城先生之學主於誠,誠,聖功 之本也。堯、舜之道,誠而已矣。《中庸》推其功用曰:『博厚、 高明,悠久以配天地』。是故言道統者,必以是求之。元 城先」生,有其具而無其事,卒以不用。數百年之後,黃 巖先生乃以其學為教,使諸生存之為實心,行之為 實行,如有用我,則發之為實政,可無疑也。孔子曰:「能 以禮讓為國乎?何有讓」者?誠也。肆我聖天子立制度, 興禮樂,上恢隆古之治,黃巖先生駸以大用,而諸生 績學有成,亦方向用于時。其所以興禮讓之實,成熙 洽之治者,謂非千載之一遇哉!是舉也,同知高君堂, 通判顧君蘭、喬君繼志、姜君朝禎皆與有勞焉。《法得》 附書。

《魏城重修記》
申旞

魏為大名屬邑,大名當畿之最南,而魏當郡之最北。 郡者畿之南藩,而魏者郡之北門也。其地南跨衡、漳, 沿于衛、沛、於潞,以達於京師,漕渠之所經也。西走邯 鄲之大道,塞騎通焉。故國家設官,特以憲使,兵備大 名,而議者亦往往以增魏之士兵為言。正德初,薊賊 劉七破竹南下,欲取道于魏以窺郡城。城堅而備豫, 遂渡漳而南,不敢犯郡,則魏者不但北門,實郡之咽 喉也。歲月滋久,城漸圮壞。嘉靖壬寅,少洲馮侯尹魏, 入其境,四顧踟躕,慨然曰:「是所謂古之洹水者乎?」方 蘇秦定六國之從于斯也,投尺書以號令天下,天下 諸侯莫不奔走受約束而聽命於茲土,亦霸國之雄 哉!入其邑,周視其城,若有不適於意者,曰:「嗟乎!是所 謂獨當北面扦蔽千里者乎?是何其高之靡而深之 凸也!夫安不忘危,易道也;有備無患,軍志也。矧今者 西北方警,鄉鎮築堡,而縣可勿城乎?且城社人臣之 重寄,保民守國之大務,政莫先焉。吾其可後乎?」乃卜 其力用,度其資糧,計人稱事而作役。令既具,趨下令 命。左丞永祿曰:「汝督勿縱,勿亟,勿貴,遄速,厥惟堅永。」 命右丞煜涓、尉慶曰:「汝司築,或有墜,惟汝之咎。」命其 屬天祐輩曰:「汝工。」於是各部其徒,人百夫,夫二尺,還 之而周也悅以使民,民乃競勸,揮鍤霜皜,奮鎚雷殷, 丁丁馮馮,讙聲應杵。又命鄉老蕭以鐸令築,一築起 則群築皆起,摙如雲升,縈若龍回,雖雉堞未備,而大 勢巍壯矣。故朝廷聞而嘉之。時有言敵欲自蒲關渡 河者,乃命侯守蒲,而以近淮,董侯代。董侯至,侯方作 《馬政》,曰:「吾志未竟也。」董公退而嘆曰:「今之宦者,鮮不 傳視所宦矣,而少洲子家視魏事,子視魏人乃若此。」 古曰: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若少洲者,乃先乎 吾問而示之矣。馮侯行,董侯贈以言而送之西歸。語 人曰:「城魏少洲之首政,吾獨可後乎?」乃益藏甓它材, 期於完美。任惟舊,績業惟次,弗更令也。備者飭之,未 者備之。冠以長堞,周以深塹,凡門之外,亦塹而梁之。 仍有坊,係梁起伏,以戒不虞。壑如帶河,崒如疊巘,樓 櫓翻空,睥睨干雲,煥然改觀,而盡設險之道矣。城廣 袤八百四十五丈,高二尋有半,厚如之,皆發深一仞, 實以精壤,其址蓋視舊為倍而加崇焉。門四,各有郛 郛二,樓,周廬十有六,敵臺如其數,堞千六百有奇,役 徒凡三千餘人。既卒事,使人如蒲,以克成其志告。乃 顧旞於洹水之廬,以鐫勒見徵,使紀少洲之成績。予 感而嘻曰:「子文告政,《孔論》嘉其協衷;公君繼牧,《漢史》 美其同德。」不投艱,不遺後,不難動眾,馮侯之功偉矣! 代其位不易其政,心厥城事如一人,而又不張己勞, 不掩前休,侯之所存,不亦傑然乎哉!夫桓、武繼美,鄭 人篤緇衣之好;召杜代政,南陽歌父母之愛。和衷之 臣,自古貴之,是宜並著者也。古者列國有史,舉事必 書,竊取古之遺意,托之金石,以為侯采焉。敬書之曰: 「癸卯春三月己未,馮令始新魏城,至於四月甲午,董 令繼成之。」馮名惟訥,臨朐人;董名威,信陽人,俱時之 名進士云。

《改建文君祠碑》
陸柬

「魏故有文君祠,祀漢令趙公也。」《邑志》:「祠距城東南二 十三里。今城沒,水再徙石鐫,都無可考,乃止首祀公 名宦祠云。」按《志》:公姓趙氏,諱夔,字虛和,武帝時為令, 大旱,自焚請禱,鄉民感之,為祠祀焉。《一統志》《大名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