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4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至滑州隔河望黎陽》
王維

隔河見桑柘,藹藹望黎川。望望行漸遠,孤峰凌雲煙。 故人不可見,河水復悠然。賴有政聲遠,時聞行路傳。

《臨河客舍呈狄明府留題縣南樓》
岑參

黎陽城南雪正飛,黎陽渡頭人未歸。河邊酒家堪寄 宿,主人小女能縫衣。故人高臥黎陽縣,一別三年不 相見。邑中雨雪偏著時,隔河東郡人遙羨。鄴都唯見 古時丘,漳水還如舊日流。城上望鄉應不見,朝來好 是懶登樓。

《題倉頡造書臺》
前人

野寺荒臺晚,天寒古木悲。空階有鳥跡,猶是《造書》時。

《送田侍郎歸鎮》
王建

功成誰不擁藩方,富貴還須是本鄉。萬里雙旌汾水 上,玉鞭遙指「白雲莊。」

其二

鼓吹旛旗道兩邊,行男走女喜駢闐。舊交省得當時 別,指點如今卻少年。

其三

廣場破陣樂初休,彩纛高於十丈樓。老將氣雄爭起 舞,管絃迴作《大纏頭》。

其四

將士請衣忘卻貧,綠窗紅燭酒樓新。家家盡踏還鄉 曲,明月街中不絕人。

《和李尚書上巳憶江南禊事》
劉禹錫

白馬津頭春日遲,沙洲歸鴈拂旌旗。柳營惟有軍中 戲,不似江南三月時。

《送李尚書鎮滑臺》
前人

南徐報政入文昌,東郡儒林列建章。視草名高同蜀 客,擁旄年少勝荀郎。黃河一曲當城下,緹騎千群照 路旁。自古相門還出相,如今人望在岩廊。

《送李尚書郎君昆季歸覲滑臺》
前人

鳳雛聯翼美王孫,綵服戎裝擬塞垣。金鼎對筵調野 膳,玉鞭齊騎引行軒。冰河一曲旌旗滿,墨詔千封雨 露繁。更說務農將罷戰,敢持歌頌慶晨昏。

《送馮將軍歸滑臺》
崔峒

王門別後到滄洲,帝里相逄俱白頭。自嘆馬卿常帶 疾,還嗟李廣未封侯。棠梨宮裏瞻龍袞,細柳營中著 虎裘。想到滑臺桑葉落,黃河東注杏園秋。

《馮燕歌》
司空圖

「魏中義士有馮燕,遊俠幽并最少年。避讎偶作滑臺 客,嘶風躍馬來翩翩。此時恰遇鸎花月,堤上軒車晝 不絕。兩面高樓語笑聲,指點行人情暗結。擲果潘郎 誰不慕,朱門別見紅妝露。故故推門掩不開,似教歐 軋傳言語。馮生敲鐙袖籠鞭,半拂垂楊半惹煙。樹間 青鳥知人意,的的心期暗與傳。傳道張嬰偏嗜酒,從」 此春閨為我有。梁間客鷰正相欺,屋上鳴鳩空自𩰚。 嬰歸醉臥非讎汝,豈知負過人懷懼。燕依戶扇欲潛 逃,巾在枕傍指令取。誰言狼戾心能忍,待我情深情 不隱。回身本為取巾難,倒柄方知授霜刃。馮君撫劍 即遲疑,自顧平生心不欺。爾能負彼必相負,假手他 人復在誰。窗間紅艷猶可掬,熟視花「鈿情不足。唯將 大義斷胸中,粉頸初迴如切玉。鳳凰釵碎各分飛,怨 魄嬌魂何處歸。」陵波如喚遊金谷,羞彼揶揄淚滿衣。 新人藏匿舊人起,白晝喧呼駭鄰里。誣執張嬰不自 明,責免生前遭拷捶。官將赴市擁紅塵,掉臂人來擗 看人。傳聲莫遣有冤濫,盜殺嬰家即我身。初聞僚吏 翻憂嘆,呵叱風狂詞「不變。縲囚解縛猶自疑,疑是夢 中方脫免。未死勸君莫浪言,臨危不顧始知難。已為 不平能割愛,更將身命救深冤。白馬賢侯賈相公,長 懸金帛募才雄。拜章請贖馮燕罪,千古三河激義風。 黃河東注無時歇,注盡破爛名不滅。為感詞人沈下 賢,長歌更與分明說。此君精爽知猶在,長與人間留 炯誡。」鑄作金燕香作堆,焚香酬酒聽歌來,

《東郡懷古二首》
李德裕

《王京兆》

河水昔將決,衝波溢川潯。崢嶸金隄下,噴薄風雷音。 投馬災未弭,為魚嘆方深。惟公執圭璧,誓與身俱沉。 誠信不虛發,神明宜爾臨。湍流自此迴,咫尺焉能侵。 逮我守東郡,悽然懷所欽。雖非識君面,自謂知君心。 意氣苟相合,神明無古今。登城見遺廟,日夕空悲吟。

《陽給事》
前人

宋氏遠江左,豺狼滿中州。陽君守滑臺,終古垂英猷。 數仞城既毀,萬夫心莫留。疏身入飛鏃,免冑歸霜矛。 畢命在旗下,僵尸橫道周。義風激河汴,壯氣淪山丘。 嗟爾抱忠烈,古來誰與儔。就烹感《漢策》,握節悲《陽秋》。 顏子綴清藻,鑑然如紫璆。徘徊望故壘,尚想精魂遊。

《題酸棗縣蔡邕碑》
王連

蒼苔滿字土埋龜,風雨銷磨絕妙詞。不向圖中經舊 見,無人知是《蔡邕碑》。

《東郡懷古》
龐雲卿

漢家東郡國。唐代義成軍。日月乾坤裏。山河晉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