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5 (1700-1725).djvu/82

此页尚未校对

智天挺,曠然馳域外之觀,與二三大臣朝謀夕畫,即 元大都,永奠宸極,選勝營丘,奠陵天壽,左薊遼而右 宣、大,擁衛稱重焉。若懷來以西,赤城以北,所係藩屏 要地,不啻託股胘而護腹心也。觀察胡公,以乙未舉 南官,始仕會稽之上虞,裒異政,旋入為司馬郎,有經 略望,遂奉簡命,握憲于宣之懷隆,三年而治兵,百度 維修,疆理有成蹟。會督、撫及巡方使交章特薦,蒙俞 旨得從民請,加陞觀察使,領鎮如故。余居京邸時,聞 諸父老及冠帶之倫,僉謂公塹山綢戶,無事不拮据 其身、邊徼其心。明廷憂盛危明之念,六載如一日,可 得而纚指焉。先時,公甫下車,詢民間之疾苦,則有城 南之水為民害也,慨然修杠梁之政,長虹臥波,蒼龍 掩映,巋然為宣政大觀。橋成而諸事次第舉矣。則有 城郭臺堡之築,由火焰山而西,若四海,柳溝、土木、花 園諸所,鼎建營堡三十餘處,繕修南北邊垣,紆迴三 百餘里,而樓櫓禁如,烽燧凜如,星羅碁布,守望瞭然。 種種擘畫所為,羽鍛尾敝,勞心焦思,以成此室家者, 無一「釁隙之不補矣。又慮軍戍之食詘也,則廣積儲, 從節省之財,每年積粟萬石,三年九年儲糧備矣。」又 慮外運之艱與請餉之難也,則核各屯衛之曠地而 可藨蔉者,墾之闢之,為田幾萬頃,歲可入粟數萬石, 軍有宿飽矣。又虞軍之虛冒也,則汰冗員,裁冗食,歲 省金錢若干緡,貯於餉庫,以待緩急之用。「已又三令 五申,簡材官而訓練之兵足矣。所轄州縣,若延慶、保 安,若永寧,修城浚池,飭戎養士,截然畫一,如在宇下。 至於廣厲學官,特出意外,金錢若干緡,置學田以贍 士之貧而組修者,斯不亦武備修而文事預乎?」余嘗 概論公智能明時,才能運化,執不襲故,通不悖常,其 秉心塞淵,而壯猷宏博,其「任久而不遷,其權一而不 奪。」夫其逖觀遠覽,動中肯綮,則賈洛陽之治安,而陸 敬輿之疏奏也。老成練達,鎮靜岳立,則翁孫之金城, 王忠嗣之特重也。嚴檄戢令,簡乘飭材,則臨海之「變 易旗幟」,而穰苴之《仆表決漏》也。移易襟肘,補苴甲乙, 則酇侯之飛輓轉輸,而韓滉之給餉關中也。增兵益 戍,笞箠馭敵,則希文之「撫屬羌」,而睢陽之寒賊膽也。 實墉實壑,實畝實籍,則寬州之青、徐,延綏之大順,而 我國朝經略諸公,楊葉翁許之,遺芳餘烈,民到于今, 稱之者,先後一揆也。聖天子方倚公為長城,寄鎖鑰, 肇造區夏,直媲方叔、吉甫,寧顧問哉?乃公所治,村氓 野老,具有祝祠;估客遊人,咸有口碑。矧諸立言大家, 煌煌煒煒、盈緗累帙者,奚盡憑夫胸臆?尚念公一腔 忠藎有溢于圖繪之外者,非余所能詳贅也。時因公 屬吏以「父老子弟之意」為請,故不揣妄謬,弁于簡端。

《敦說堂記》
杜承式

凡我有官君子,公餘皆有遊息之所,惟予所涖道署 闕焉。然署後故有蔬圃,喬木蓊蔚,時有珍禽異鳥,鳴 集其上,且一線流水,瀠迴其下。二三門弟子嘗往遊 覽,謂可以堂。予始難其請,迨至再三,不得已而頷之。 爰于仲夏之下浣,出俸巿材,構屋為三,俾兒吚唔其 中,間與二三君子過從,雅歌投壺,談及勒燕然,石封 狼居胥竊,私心嚮往之。今仰藉聖天子聲靈,斥堠無 警,邊吏所戮力者,僅申飭跗注,修理屯堡,彈壓巿事 而已。予益思陶士行當邊烽惔焚,跼蹐偏安,兵間寧 無所事事,而乃瓴甋自鞭策,誠恐旦暮間精神鼓竭, 迨邊陲告急而先自芊綿耳。邊吏誠奮乎敭歷之務, 即埏埴榱桷,鳩工核食,朝經夕營,無異多壘。庶亦可 磨勵筋骨,一附綢繆之末乎?七月七日,落成斯構,門 弟子請顏之曰「敦說堂。」夫予自揣駑鈍,不得一當,馳 驅以邀勝于城濮。然非郤縠也,亦鼓舞于埏埴榱桷 之用,以張運甓之神而已。《詩》《書》《禮》《樂》,何敢望焉?予故 誌日月,以俟後之師轂而臨吾堂者,無謂翠樾竹樓, 鼓吹《風》《雅》云爾。萬曆戊午,「暢月長至之吉。」

《新建懷來媯水河通濟橋碑記》
賀逢聖

懷來,漢上谷地,唐媯川郡也。漢、唐都關中,視此為北 邊,即山川突騎為中國最。然而較之三輔之近,此猶 絕遠不綦重也。我國家定鼎燕山,一望則《居庸》在目, 臨闕則《懷來》在目,一襟帶間而為我廟寢之肩臂,夫 肩臂之於人身寧尺寸乎哉?以故懷來稱重鎮,而聖 天子畀璽書來者,皆當世之名賢。無論已,即奔走下 風而受成事者,亦必撥繁吏始往焉。用是節度茲土 者,凡山川城郭、道里、橋梁、士馬芻餉之類,無不咨諏 精確,號稱允當。夫非人與地之兩重乎?乃其視國事 如家事,而屹然建不拔之業,則惟觀察胡公一人而 已。先是,郭門外有水從北來,遶城而過,逶迤西去,即 所云「桑乾水」也。每春夏之交,山雨浸而澎湃,地固砂 磧,觸人人溺,觸岸岸頹,涉者病焉,望者危焉。前兵憲 張公濟川才也,憫此昏墊,力議建橋,而以陞任去。逮 胡公為政,目擊其艱,規恢舊業,遂慨然以身任之,曰: 「此不架長虹,橫卻月,更于何處覓津梁乎?」遂次第請 于前督府涂公、今督府吳公。兩公者,蓋皆有襟帶蒼 生之意,俱可其議。復請于中丞汪公,而公固當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