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曰:石閭者,在泰山下址。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閭,故上親禪焉。《泰山記》云:「山頂西巖為仙人石閭。」 與史不合,今亦莫詳其處。
界石山,在州南五十里。宋真宗禪此。
亭亭山,在州南五十里。《史記》曰:「黃帝封泰山,禪此。」
黃山,在嶽頂西四十里,以土色名,與「青山」 皆岳之翼山也。
梁父山,在州東南一百十里。秦始皇封泰山,禪此。漢光武亦禪焉。
云云山在梁父山之東。《史記》:「無懷氏、伏羲、神農、炎帝、顓頊、帝嚳、堯、舜、湯封泰山,皆禪此。」 龍山,在州西南三十里。
布金山在州西南九十里,上有大雲亭。
陰佛山在州東南三十里。旁有陰佛院,故名。揉耳山在州東南六十里。山形若蹲獅然。九女山在州西南四十里。世傳有九女修道此山。
鞍牛山:在州西南三十里。
天柱峰,在嶽頂西南,仰止亭之後。
日觀峰,在嶽頂東,五鼓可見海上日出,今有觀海亭。
月觀峰,在嶽頂西,對日觀而言,義取《月朏庚方》耳,訛曰越觀。
秦觀峰在嶽頂西
丈人峰,在嶽頂西南,特立如蒼顏丈人。
「懸石峰」 ,在嶽頂西南。
「回鴈峰」 ,在嶽頂西南。
「獨秀峰」 ,在嶽陽,屹然挺秀,古人題刻峰名於石。
獅子峰在嶽陽,以形似名。
蓮花峰在獨秀峰之東,五峰巉簇如蓮。
「懸刀峰」 ,在嶽西南西溪上。
芙蓉峰在西溪上
飛鴉峰在西溪上
「老鴉峰」 ,在嶽頂北,木多鴉巢。
龍泉峰在斗母觀東北,峰石峭拔。
凌漢峰在普照寺後
君子峰在嶽頂
《孔子厓》,在嶽頂西南,又名「吳觀峰舍身厓,其北聯屬日觀峰下。餘三面厓壁,陡峭數百丈,中有石凸起丈許,愚民往往舍身投厓,徼輪迴之福。」 明尚書何起鳴
皇清運使喻成龍皆勒禁示。
東百丈厓,在嶽頂西南,其瀑布下匯為天紳泉。
西百丈厓與東厓相去三百步,其高十倍東厓,而東崖南向,西崖則東向。五花厓在嶽頂南,城郭仰視嶽頂,不見崖蔽之也。又名「周觀峰。」
「鵓鴿崖」 在嶽北,峭壁巢野鴿。
馬棚厓在嶽陽,言崖深嵌,可覆馬脊也。一曰「三字崖」 ,上有墨書三畫,風雨不磨,世傳仙人書御帳崖,宋真宗駐蹕地也。
青嵐嶺在嶽頂西南
《回馬嶺》石磴漸峻,乘馬不能上。
黃峴嶺土多黃色,勢甚險峻,過此一徑坦易,名曰「快活三。」
西橫嶺在嶽頂西,削壁橫亙數十丈許。
十峰嶺在玉皇廟右
分水嶺,在嶽頂東,漢明堂後,楊老園西。
升仙嶺,在嶽頂東南,漢明堂之東北隅。
雙鳳嶺在嶽陰,兩山迴翔如鳳。
思鄉嶺在嶽頂西北
迎風嶺在嶽頂西北
「明月障」 ,在嶽北,群峰秀列,若屏障然。
小龍峪,古名「小龍口」 ,石硤為眾水所歸,飛泉若龍噴然。
大龍峪,古云「大龍口。」
「桃花峪」 在嶽頂西南二十里桃花洞南。今多植桃花。
仙趾峪,一名「馬蹄峪」 ,在竹林寺山後里許。有仙人草,履跡長尺餘,馬跡長五寸許。
石經峪,在嶽之陽,坦石半畝許,上勒八分,書《金剛經》字大尺許。
石壁峪在嶽之陽,竦削如壁。「椒子峪」 在嶽之陽,相傳曾有異人種椒於此。「溪里峪」 在嶽之陰,巖穴深邃,上有湧泉,四時不涸。
艾峪在嶽陰
佛峪,在嶽北,有谷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