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8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

《縣界》:在城東南四十里,「至大桑落墅」 ,在城東南五十里為濱州界。

金堤馮智舒曰:「金堤,自河南開封府榮陽縣東北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歷代築之,以捍水患。」 《通謂》「金堤距陽信城西四十里,經千乘故城西北,今謂夾堤圈。」

海豐縣

馬谷山在縣北六十里。俗呼為大山。高三里,周遭六七里。山西南之半有洞,廣二丈,深不可測。相傳有龍馬自中出,故名馬谷。絕巔為泰山廟,山後半巖為釣臺,平石盈畝,俯臨曠漭,繫海上之遐思焉。東西兩澗,深數丈許。按《金史》,無棣有老烏山,或云即此。

騮山在縣西北一百里,俗呼為「小山。」 山首高一里許,自南而北,復折而西,勢漸卑,形如環帶,延袤十里許,土石相半,草木蕃茂。峰上有望海亭,稍下為青龍寺。北一里為七龍口,山乃中斷,山西瀦水,經此而東。山之兩旁,土沃泉甘,鑿石為井,灌植蔬果,萬區棋列,稱一方之腴壤云。海、豐二山,泰山極北之培塿也。

無影山,在縣東北一百里。高阜疊起,俗呼為「亂山子。」 土多石少泉甘,相傳出金頂艾。

商津河,在縣北九十里。

無棣溝在縣西北十五里,會商津河入海。按《唐書》永徽初,滄州刺史薛大鼎開商津河,因故道疏之,達海豐,以通魚鹽之利。今皆淤塞。《輿地記》曰:「在故城界,又曰無棣河。」

海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為大沽河海口。東至登萊,西達天津,橫渡山海關等處,可一帆而至,舊為運糧經商水道。

覆鬴河經縣馬谷山前抵潤國場界沙土河口入海。

鬲津河經縣馬谷、騮山之間,北至大沽河海口入海。

鉤盤河自樂陵東南經縣境。

胡蘇河,《寰宇記》曰:「自慶雲南十里,流經海豐,夾河里,會入于海。」

舊黃河,自武定南三里,東北入海豐。

大沽河,即鬲津下流入海處。

黃龍灣在縣北七十里。久旱不涸。

古井在縣騮山旁。山洞深廣,可容數百人。沿海水多鹹,惟此水甘潔,時取不竭。人呼為「自然泉。」

樂陵縣。無《山》。

鉤盤枯河,在縣南十二里。

鬲津枯河,《寰宇記》云:「在縣東南。」

易源井在縣後。地勢低漥,水多鹵濁,後因濬得源,而水變甘,因名。

商河縣。無《山》。

商河,在縣南三里。東北經樂陵入海。漢時河水為患,許商鑿此以殺其勢。

馬頰河在城北三十里,即《禹貢》九河之一。土河,在城南四十里,即黃河故道。其水自禹城來,東北經武定入海。又有豬羊溝者,即此河支流,相傳開則邑被淹沒。

龍灣東門外迤北。相傳明宣宗征漢庶人,駐蹕于此,故名。

黑泉在縣東四十里。水色如墨,邑人名「黑水潭。」

聶家窪 、陳家窪 、團泊窪 、姚溝窪 ,俱《聚仙》一圖

壇場窪 。「崔家窪 。傅家窪 。大陷窪。」

小陷窪 、「吳百戶窪 」 、劉旺家窪 、俱「聚仙」 二圖。

梁家窪 、王家窪 、俱「聚仙」 ,三圖

柳樹漥 、任家窪 、丁家窪 ,俱聚仙六圖。季家窪 、孫家漥 俱「聚仙」 十四圖。

干家窪 、董家漥 黑窪 、俱聚仙十六圖。王十六窪 、孫家漥 ,俱「聚仙七圖。」

周家漥 、狄家窪 ,俱歸厚。《三圖》

鄭家窪 、棘城窪 ,俱歸厚。《四圖》。

段家漥 《歸厚》十一圖。

梁家漥 《歸厚》十七圖。

「季家窪 《歸厚》」 十九圖。

母豬窪 、朱家窪 、麻窪 、孫家漥 ,俱太平一圖。

撒家窪 、賈家窪 、判官窪 ,俱太平二圖。丘家窪 、張家窪 ,俱太平三圖。

夏家窪 、王家漥 、李家窪 ,俱「太平《五圖》。」 崔家窪 、傅家漥 、榮家窪 、霍家窪 俱「太平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