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8 (1700-1725).djvu/25

此页尚未校对

《厚生》,南曰「永寧」 ,西曰「正德」 ,北曰「利用。」 嗣是,知縣趙文炳、錢汝梁皆重修。天啟二年,知縣孫印奇廣募鄉紳,重築而新之,增以戍樓,而規模異舊焉。

齊河縣城 ,自金偽齊阜昌初,始築城池,角樓四座,墩臺八座。外設隍塹,周圍六里,高一丈三尺。四門:東曰「臨濟」 ,南曰「瞻岱」 ,西曰「康成」 ,北曰「拱極。」 金大定中,劉信重修。明弘治十四年,知縣趙清重修。正德六年,知縣李秀、主簿陸垣重修。隆慶六年,知縣陳天策改南門。萬曆八年,知縣浦卿重修。北門。崇禎十四年,知縣張安豫重修。東北二面甃以磚,西南二面仍以土築之。東北二門各建敵樓二座,邑人都御史孟養性有《記》。康熙二十七年,知縣黃雯重修。

齊東縣城 ,建自元太宗七年。明成化元年,知縣薛獻修築。周圍五里零二百十四步,高一丈四尺。正德十年,知縣蕭敬諫增修,因東南隅逼近河岸,乃捐俸買地移築於內,下通馬道八尺,濠深一丈,闊七尺,六門:東曰「東皋」 ,今改「迎旭」 ;南曰「凝秀」 ;西曰「拱華」 ,今改「迎恩」 ;北曰「臨清」 ,今改「拱極」 ;東南曰「疏潦」 ,今改「放海」 ;東北曰「通汲。」 周圍五里零二十步五分。考與《舊誌》不同者,蓋因屢經河決,移築近裏之故也。

濟陽縣城 ,土築,周圍四里,高二丈八尺,址闊二丈,池深八尺。金天會間,築市井低漥,淋澇豬水,居民不堪。知縣張鏜增而高之。後知縣張端疏通水道,沿濠兩岸植柳數千株,引城中水入於城河,民始便焉。三門:東曰「仁風」 ,西曰「泰和」 ,南曰「清陽。」 明萬曆四年,知縣祕自謙易土雉為磚。十九年,知縣蔡惟忠建敵樓十五座,緣臺起堡,後復傾圯。三十九年,知縣侯加乘始營繕之。凡女牆、敵臺、城樓、城河俱為重修。迄今猶相傳為勝事云。

禹城縣城 土築,周圍九里三分,高一丈七尺,池深七尺。唐守將李銑建。明洪武六年重修,嘉靖十三年、二十一年俱重修,萬曆元年重修,四年始建四門城樓。東曰祝阿,南曰禹蹟,西曰鬲津,北曰都楊。鋪樓三十一座,墩堡六座。七年,縣丞項太禒奉文監造,乃易以磚。護城,堤畔盡植楊柳,稱巖邑焉。有《蘭谷宗記》。

臨邑縣城 。宋建隆三年重築,周圍九里,高一丈九尺,池深一丈二尺。元至元中縣尹田壽、明、天順中知縣劉文、成化中知縣王啟,相繼重修。正德中縣丞高爵重修,知縣郭郁重建。南北城門,上建譙樓四門,東曰「迎暘」 ,南曰「南薰」 ,西曰「告成」 ,北曰「來蘇。」 城外為濠,濠外為堤。萬曆七年,巡撫都御史趙賢檄委知縣馬思恭盡易以磚,縣丞王執中堤上植柳,登城彌望,遂成佳觀矣。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陳起鳳重修四門,因改「門」額為

東連滄海,南瞻「泰岱,西達燕趙,北拱宸極。」 後西、南兩門傾圮。康熙十五年,知縣鄭匯重修,額仍如舊焉。

長清縣城 ,元至正十四年築。明成化四年重築。十一年,知縣解瑛始易石城。正德中,知縣劉儒、縣丞呂俊再築長堰,高一丈五尺,闊一丈,周圍四里,環甃以石,女牆以甎。四門上建敵樓。東門曰迎恩樓,為景陽樓。南門曰通魯樓,為向離樓。西門曰挹清樓,為懷更樓。北門曰拱極樓,為安貞樓。城外濬池,深丈許。隆慶中,知縣柴宗義重修,植樹盈堤。崇禎中,知縣劉之蛟於四門外各增月城,為重門四:東曰「青陽」 ,南曰「南薰」 ,西曰「西成」 ,北曰「拱極。」 知縣王心學復增高女牆三尺。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呂朝輔重修。康熙六年,地震,城

樓傾毀十年,知縣岳之嶺鳩工重修,後圮。二十八年,知縣巴朝柱捐俸修築,不派里下,輿論韙之。

肥城縣城 ,創始無考。元監肥城,抹漢重「築,周圍六里一百步,高一丈五尺,池深五尺,闊一丈,南北二門,其方如矩。明永樂中,東城為河水所衝,後人隨地修築,而西北始灣環矣。成化五年,知縣林廷庸、千戶曹紀分築月城,復構重樓,南曰『文安』」 ,北曰「武定。」 弘治十三年,知縣張希達、千戶曹麟分修警鋪、角樓。萬曆二十三年,知縣馬經綸易磚城為「石城」 ,民永賴焉。

青城縣城 ,元至元間,華總管郭元帥築。周圍三里,高二丈,池深一丈六尺。四門:東曰「望海」 ,南曰「仰岱」 ,西曰「通濟」 ,北曰「拱宸。」 又闢南北二門,雉堞以土為之。正德中,知縣謝源增建重樓。嘉靖中,知縣許誌重修四門。萬曆六年,知縣李繼美因城薄易圮,加築四尺,雉堞更以磚。萬曆二十三年,知縣王建中四門,增以甕城,環城築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