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8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學廣信畢瑜撰文。嘉靖九年重修東萊大學士毛紀撰文。

錦江橋 在縣東南明水鎮。

利津橋 在舊軍鎮街上,宋咸平間造。

朝陽橋 在漯河。韓信破田橫,耿弇擒張步曾於此濟師。

鳳江橋 在縣西北水寨。

從化橋 在縣北八里回村淯河,有邑人尚書張舜臣《記》。

鄒平縣

西關橋 在西門月城下。嘉靖九年,知縣葉林修。

南關橋 在南門外濠上。

上口橋 在城北十二里。舊有碑沉水。

開河橋 在城北十里。康熙二十五年,知縣徐文瓚濬河重修。

西河橋 在西郭外沙河上。雨久波漲,涉者甚艱。康熙二十九年,知縣程議構石橋,石備未竟工作。

白家橋 在城北十五里。

孫家橋 在城西十五里小清河上,又名「閘子橋。」

段家橋 在城西三十里。唐平章段文昌封鄒平郡公,家於此。

石河橋 在城西南七里。淄川太史唐夢賚詩:「石橋臨翠巘,沙磧斷明河。」 即此。

鑑埠莊橋 在城西南十二里。即魚子溝水發源處,冬夏不涸。

對門口橋 在城西北十二里,即沙河注入小清河處。康熙二十五年,巡撫張公鵬議建石閘於此,未果。

白條溝橋 在城東八里。水出長白山,由柳泉口北流注於瀧水處。

三座橋 在城東北八里。夏月雨集,迤北窪地一派汪洋,連橋三座,以濟行人。

柴家橋 在城西二十里。

羅圈莊大石橋 在城西北四十里大峪。泉澗奔騰,匯此石橋。堅闊,亦頗據勝。

淄川縣

靈虹橋 縣治南門外般水上。成化十年,縣丞崔志創建。嘉靖丙戌,知縣張文全重修,邑人孫光輝有《記》。

濟川橋 在縣治北門外。洪武初建,知縣楊武改為迎恩橋。有記。《皇輿考》載為「廣惠橋。」

六龍橋 在縣治西門外孝婦河上。萬曆中,知縣王時和建。是歲秋,舉者六人,因賓興橋上,遂名焉。有孫之獬《記》。順治五年,大水壞之。康熙十六年重修,將成。戊午大水,又圮。

迎仙橋 在縣東門外。弘治十一年,知縣楊武重建,有《記》。

五里橋 在城東北,邑人高汝登建。

北澗橋 在城東南五里。

蘇相橋 :在城西十里,為邑景之一。

豐水橋 在城東北三十里。金太和四年建,有《記》。

明水橋 在城北二十五里。明嘉靖中,邑人胡應命建。後圯邑人韓茂柯、胡宜春「重修。」 胡為應命四世孫,康熙丙寅邑人韓沖倡義「重修。」 水磨頭橋 在城北二十五里。

范水橋 在城北二十六里,邑人高所。請幫助識別此字。建後圮,邑人袁希賢等重修,有記。

博濟橋 在城西十五里煥山下,為入省通衢,屢修屢圮。康熙二十六年,知縣張公嵋捐貲重修。

伏山橋 在城西四十里。

磁窯塢橋 塢南

韓家橋 在城西北三十里,邑人韓公揚建。翼鳳橋 在城西北四十五里揚西莊之北,池子頭橋 莊南。康熙二十五年邑人韓沖「倡義修。」

馬當橋 在城西四十里。

平津橋 在縣南十五里。

雷橋 雷泉下流。邑人王樛建。

般東橋 在縣東五里劉家莊南。

柳泉橋 在皇姑庵南山下。

長山縣

西關石橋 在西關外。康熙二十年,僧興澤及淄川張福祿、高通、楊永吉、生員盧起龍建。通順橋 在縣西  。禮參店橋 在縣西。豬龍河橋 在縣西 。尹家橋 在縣西。房家橋  在縣西 。白條溝橋 在縣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