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8 (1700-1725).djvu/4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東察院 在縣治東,久廢。

南察院 在縣治南,久廢。

布政分司 在縣治東,久廢。

府館 在縣治南,今改為「米廠。」

「齊東縣治 ,創建於元。明正統中知縣李敏重修。成化中知縣張源重修。康熙二十年知縣李先榮重修。二十三年知縣余為霖重修。」 其制:有大堂,有抱廈,堂東有鑾駕庫,堂西有贊政廳,堂後有架閣庫。庫房再後有衙舍,堂東西有六房,中有甬道,有戒石亭,有儀門。儀門外有寅賓館,有土地祠。儀門內有獄,大門上建譙樓。大門外有「旌善」 、「申明」 二亭,今廢。大堂西有縣丞衙、主簿衙、典史衙,今俱廢毀無存,鞠為茂草矣。守此土者,其慎寘薪焉。

預備倉

濟留倉 今廢

稅課局 今廢

醫學 今廢

陰陽學 今廢

僧會司 在行香寺

演武場

馬廠

養濟院

布政分司 在縣西

按察分司 在儒學東

府館 後改察院

濟陽縣治 在城東北隅。金天會間,縣令徐弼建。後知縣董珍、史詢、杜溥、馬天驛、張鏜、張端、侯加乘、解元才相繼重修。其制:大堂三楹,匾其額曰:「學道堂。」 堂東有問事廳,堂西有典史廳,堂前有戒石亭,堂左右有庫房、吏胥房。堂後有鑾駕庫。儀門外有榜廊,有獄。大門上建譙樓,下有申明、旌善二亭。再南有坊,匾曰「禹瀹遺封。」 後衙為「卜居堂」 ,再後為「寧固軒」 ,軒西有書房,縣東有主簿衙,久廢。縣西即今之典史衙也。

陰陽學 今廢

醫學 今廢

僧會司

演武場

預備倉

保赤倉

社倉

社學 :知縣解元才建。

義學 :邑人郭夢疇立,並隨學地十三畝。養濟院。

北察院 在縣治西北。知縣祕自謙、侯加乘、解元才重修。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

按察分司 在縣治東

禹城縣治 ,即唐移於遷善鄉故址,元至元中重修,明洪武三年重修。其制有大堂,堂之東有庫樓,堂之西有幕廳,廳之東南有寅賓館,堂之後有喜聞堂,再後有衙舍,堂前東有鑾駕庫、架閣,庫東西有吏胥房,中有戒石亭,有儀門庫。樓之東有縣丞衙,東南有典史衙,西南有主簿衙,今裁。儀門之東有土地祠,西有獄,又前有譙樓,扁曰「東藩輔邑。」 左右有旌善、申明二亭,知縣王表、任申重建有記。刻善人唐釗、劉淇於石,所以示勸也。

預備倉

稅課局

劉普驛 舊在劉普站。明弘治八年,移於縣南左為驛丞宅。

陰陽學

醫學

演武場

僧會司 在法雲寺

惠民局

養濟院 即《稅課局》故址。

漏澤園 :「知縣游寬建。」

察院 在縣治東

按察分司 在縣治西

府館 在縣治西

臨邑縣治 在城西南隅。明洪武二年,知縣柴闕。創建大堂。萬曆十一年,知縣劉承忠題其額曰:「保元堂。」後為日省堂,又後有衙舍,堂左有鑾駕庫,堂右有贊政堂。堂前有月臺,有甬道,有戒石亭,有吏胥房,有儀門,有鼓樓,有大門。治東有縣丞衙,有主簿衙,東南有典史衙。鼓樓左右有旌善、申明二亭,今廢。崇禎十三年,知縣盧傅移鼓樓於大門之東。順治九年,知縣陳起鳳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