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9 (1700-1725).djvu/11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河成,乃建都水分監於東阿之景德鎮,自安山直屬御漳,而東阿之運罷。至明開元,會通故道。其在邑境者,北至荊門上閘,與陽穀界接;南至沙灣,與壽張界接,長凡二十里,而安平鎮居其中。明正統十三年,河決汴梁,東北趨漕河,潰沙灣東隄,由大清河入海。都御史徐有貞塞之,先疏其上流,起張秋金隄,至於范、濮,以達河、沁,命曰「廣濟渠。」 渠口為閘,堰其水以入於漕,命曰「通源閘」 ,而於其東岸洩之大清。又於東平戴家廟為閘三空,疏濟水故道洩之《大清》。其後僉事劉進修沙灣東岸石隄,副使陳善修張秋東岸石隄。明弘治初年,河徙汴北,分為二支。其一由黃陵岡至張秋入漕,與汶水而北上。未幾大雨,遂潰張秋東隄,絕流而道由小鹽河入大清,以達於海。而漕河中竭,南北道阻。於是遣都御史劉大夏等治之,築張秋東隄以塞其決。而張秋之南、東岸,又為五空石壩,出其水洩之。大清至今無河患矣。詳見大學士徐溥、王鏊、李東陽、徐有貞《碑記》。

黃河故道 在縣北四十里,從西南陽穀界中來,逕銅城南,又東逕清冷口,又東逕凌山,又東北逕楊劉之南,又東北入長清界。考之《水經》:河水自范縣東北流,逕東阿縣故城,西歷碻磝、茌平、臨邑之境,東北流,注臨邑。碻、磝皆在今長清、平陰界上,所謂東阿故城者,即今阿城閘矣。自宋以前,河在今邑之北,楊劉為津「口。其後周顯德中,河決楊劉,離而為赤河,不復故道。其溢者,注梁山泊,東入於淮,而邑境關山子路皆為大埽,以防其決,已又合永濟渠北入於冀。」 宋仁宗至和元年,議者欲復故道,遣使行度詣銅城海口,約其高下之勢,蓋欲返之使東,而歐陽修以為非便,因罷不開。而楊劉之河絕銅城海口者,疑即清冷口也。明景泰、弘治中,河決張秋沙灣,由小鹽河入大清河,即宋關山子路故道。而其溢者,或波及於銅城之南,蓋其故瀆形下,水所趨也。張秋河塞百年,居人不知有河,而河在邑之南數百里,曠若絕境矣。

平陰縣

龍化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一名「龍山。」 相傳龍起山下,元孝子李欽所居。

臥牛山 在縣西南十八里。山形如臥牛,故名。五姑山 ,在縣南一里,上有五姑廟。

孝堂山 ,在縣北五十里,連肥城縣界。相傳郭巨葬母之處。

陶山 ,在縣東五十里。越范蠡載西施浮五湖至齊,為鴟彝子皮之陶,為朱公。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乃治產積居,與時逐末,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故世稱富者,皆曰陶朱公。今山南五里尚有朱公塚,見《史記》。山有范蠡洞、西施洞,繫船樁等故蹟,有七十餘洞,泉聲溘溘,冬夏不涸。寺宇宮觀,蘿木花竹,令人應接不暇。山北嶺古廟巋然,有隋文中子王通石刻「洞靈觀」 三大字,真勝概也。今割入肥城界。

鳳山 在城南三里。邑人張宗敞疏洞。其上雜植松柏桃杏,方春如張錦幄,為士女遊賞之所。龍山 在城南五里。山腹栲栳峪有甘泉,旱澇不涸。有詩見《藝文》。山南有姜公洞,邑人姜昺所鑿也。

大菩薩山 縣南十里,上有古寺。

黑山 在城南二十里,下有巡檢司故址。其山兩峰對矗,迤邐數里,荊榛彌望,僅通鳥道,亦險途也。又五里有孤山並大荊山。

赤溝山 ,在城南五十里。其山西連大檻,南接雕鶚嶺。崒嵂𥓂砑,實稱異險。地方有變,即為盜藪。

廟山 又名蓮花山,在城北八里。其下為濟瀆所經,黃河決衝,張秋併流入濟水至山麓。尖山 在城東三里,聳峭如百仞峰。又東二十里有寨山,石磴盤紆,草樹蒙茸,上下可里許。邿山 在城西。《春秋》:魯襄公十八年,晉會諸侯同伐齊、魏、絳、欒盈以下軍,克邿。《注》:「平陰西有邿山。」 又按:《傳》「克京茲」 下,有「圍盧弗克」 之語,其為平陰無疑。《通志》收入濟寧,誤矣。又西十里有西寨山

庫山 在城東南二里許。土產全蠍,出此者最為上品。又三里有磨盤山,其形如磨,故名。又十里有函山,舊名賢子峪,中有古剎,四圍山色如黛,曲澗潺湲,古木蓊蔚。邑人張宗旭募緣葺寺,建石亭其上,有碑記。見《藝文》。又十三里有黃麓山,天日晴明,登峰東望泰山,遠如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