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9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

《國君正義》曰:故昌城在淄州淄川縣東北四十里也。

反蹤城 《齊乘》曰:在般陽北。《記》謂:「齊景公失馬尋蹤,遂得于此。」 《輿地記》云:「魏明帝景初二年,以遼東新沓民渡海來歸,於此置新沓縣以居之。」 今淄川東北二十里羅家莊西南城垣遺址尚存,或謂即反蹤城也。

土鼓城 漢置,在縣西五十里長白山之陽。高齊併土鼓入衛國縣。隋改衛國曰亭山。唐武德元年,省亭山入章丘,又即土鼓故城析置長白縣。六年省入淄川。

曬書臺 黌山畔,《三齊略》云:「鄭元刊註詩書,棲遲於此。」 臺畔有草,如薤而長,曰「書帶草。」

繭室 宋王樵所築。《宋史》樵本傳謂:「樵於城東南隅累磚自環,謂之繭室。」

鳳凰臺 在縣西十里。土人相傳「曾有鳳凰棲此」 ,故名。

張先生書院 元長白先生張臨讀書處也。長白山半東南麓有泉湛然,涓涓注山下,冬夏不竭。臨沒,門人肖像祀之,李憲撰碑文。明嘉靖中,鄉人於此立社,遂磨故碑,勒《申明鄉約》之文。像久不存,土人訛為「張祥院」 云。

開元寺碑 趙明誠《金石錄》云:「右唐《淄州開元寺碑》,李邕撰並書,初建於本寺,後人移置郡廨敗屋下,余為是州,遷於便坐,用木為欄,楯以護之,今無。」

晉人石刻《樂毅論 》。于欽《齊乘》云:「《通志》載唐李邕書《開元寺碑》在淄州,今寺內無邕碑,而晉人小楷《樂毅論》石刻在焉。蓋淄川東有樂毅廟,東十八里地名樂店,石移寺中。子昂嘗為余打數本,每以印手不高為恨,土人亦不知貴。」 觀《齊乘》所言,似未見《金石錄》也。今並《樂毅論》俱迷其處。聖廟古檜 。文廟大成殿前古檜十三株,大者圍七八尺,蒼鬱奇古,千年外物也。

長山縣

高苑故城 ,在城北二十里。相傳為齊桓公苑,今名苑城店。

於陵城 ,在縣西南二十里。漢於陵縣。又長白山阿有室,傳為陳仲子所居。

古泉驛 在於陵城東

《懷范樓 》即故南門樓。

蓮臺 ,在縣西北三十里。昔人栽蓮之地。《敗漆船 》在太湖山,傳為堯時物。

石婆 在南門外。兩石各高七尺許,狀若老婦。嘉靖中,大潦,河水沒濠,知縣邢邦彥禱之,水即退。

古石 在城隍廟。高四尺許,相傳隕星所化。《新城縣》。

會城 在縣東北四十里。舊傳為齊桓公會盟處。《齊乘》曰:「城南有八會津,水陸所湊,其會有八,故名。」 《水經》又名平淵。《春秋》:宣公元年,公會齊侯於平州,是也。久沒水中,寒潦既除,猶見遺址。西安城 ,即今索鎮。《齊乘》曰:「自濟南舟行至西安,即此。」

鵝鴨城 ,在縣東北二十里,周劉莊後。舊傳為慕容超養鵝鴨處。

格孫城 ,在縣東十二里。古城故址尚存。据崔樓《洪福寺碑》云「東有格孫之城」 ,未詳。又名箕遊城。

戲馬臺 在縣署東。世傳齊桓公嘗駐於此,故又名「桓臺。」

王氏大槐 在縣署新街之西。相傳,邑善人王伍,常於槐下作饘粥,以飼饑者,人掛其笠於槐,纍纍如也。後夢滿樹皆掛進賢冠云。孫曾以下,科第蟬聯,遂以「大槐王氏」 名其族。

魯連陂 今華溝,古魯連陂也。在錦秋湖北岸,舊傳魯仲連居處,縣人布政使李延壽、知府宋銳,皆奮跡于此。王姚安象艮卜築其上,榜之曰《魯連遺清》。

漁津 《酉陽雜俎》云:「平原高苑城東有漁津。魏末平原潘府君,字惠延,自白馬登舟之部,手中算囊墜水,囊中本有鍾乳一兩。在郡三年,濟水泛溢,得一魚,長三丈,廣五尺,刳其腹中,有墜水之囊,金針尚在,鍾乳消盡,時人異之。」

清涼臺 在會城湖中,一名「青冢。」 上有清涼寺,相傳齊高士顏斶故居,與水上下。

飲馬池 西北三里邢家莊,相傳桓景飲馬池也。

牧馬廠 西北十里潘孟店,彌望荒蕪,不生禾稼。

苻后故里 ,在縣東五里苻后莊。相傳南燕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