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9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

《鴈翅泊 》,唐太常少卿段成式曰:「泊在臨邑城北十里,無樹木,土人春秋于此泊羅鴈,拔其翅為扇禦暑。」

穀城亭 王莽置

歸化縣 唐置

孫耿鎮 宋置

鯤化池 文廟前

「桂井 」 文廟西街口。

琉璃井 在南門外

龍灣城 ,在縣南十二里。

狼窩城 ,在縣北十里。

演馬莊 在城東十二里。

城子泊 ,在城南十二里,每陰霧望之,則如市焉。

文廟莊 在城西南四十里。元縣尹田壽以田六百畝為贍學永業,故以「文廟」 名莊,今廢。濟廟 ,見《漢書》及《風俗通》,在東郡臨邑縣,王莽置。

《九龍》樹 城西二十里,今存其七。

「迷魂陣 」 在盤河北。

長清縣

《清亭郡 》縣舊名清亭郡,在縣治東北三十五里豐齊鎮北,今廢。

石窌 ,《左傳成二年》:「辟司徒之妻,齊侯予之石窌。」 註:「邑名。濟北盧縣有地名石窌。」

《鐵袈裟 》,在縣靈巖寺內,鐵鑄僧伽衣,高五尺,相傳湧出地上。未詳何時。

《唐中興聖教序》,刻 在縣西禪寺,中宗撰,唐奉一八分書。

宋蔡卞《佛經 》,在縣靈巖寺,共四幅,前為元符二年十二月十三日書,後為「建中靖國」 元年十一月五日書。

禹王堤 一名金堤,在縣西五十里。按《郡國志》,「金堤自博平縣西南渰家坡,經茌平城北,其形斷而復續,東北蜒入長清禹城境內。」

焦花女哭麥處 ,在縣東二十里。相傳女之母病,思食新麥,時麥未熟,女向麥哭泣,移時,麥黃以奉母,病頓愈。今焦女塚旁之麥,視他處先熟。田畔有碑,書《孝經》,字遒勁,傳為焦女設也。祝阿城 ,在縣東北三十里豐齊鎮北。昔周武王封黃帝之後于祝,春秋作祝阿,齊邑。襄十九年,諸侯盟于祝阿。漢置祝阿縣,屬平原郡。唐改為禹城縣,後移置遷善村,為今縣治。

盧城 在縣南五十里。齊公子傒食采于盧。《左傳》「襄公十八年,晉趙武、韓起以上軍圍盧」 ,即此。漢為盧縣。

濟北城 ,在縣西三十里。隋開皇時置茌平縣,屬濟州。大業初改今名。

豐齊城 ,在縣東北三十里豐齊鎮南漢山茌縣。唐天寶元年,改為「豐齊。」 元和十五年,省入長清縣。

馬西學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隔馬峰之林麓,地名為「馬西」 ,上有空石城在焉。世傳孫臏、龐涓肄業之所,故俗名其地為「學城」 云。

盧城土陵 。古盧城東門外有土堤數處,世傳以為檀道濟唱《籌量沙》之所,故至今俗呼「虛糧塚」 云。

東安峪梵宮 在縣東南九十里大峪山之上。梵宇在萬嶂中,古柏高薄雲表。有石刻,乃唐尉遲公所監造者。

唐《開元碑 》靈巖碑記甚多,其最古者為唐開元十三年《梁昇卿碑》也。字多剝落,不能辨讀。婁敬洞 ,在縣東南六十里。山勢綿亙,而洞亦通朗,中有婁敬、范蠡、張良石像。前有石棋枰,山中人故擺棋而退,次日觀之,枰殘矣。洞門有一槐如龍。

魯般洞 在靈巖寺

竇家泓 ,在縣西北五十里,神禹金堤側,方圓幾數百畝,築堤時取土注水處。

飲馬溝 在靈巖寺右。宋徽宗幸泰山,過靈巖,御馬見溝中水銜勒驕嘶,控者解鞍卸轡以飲于此。馬方入水,前有青螭鼓鬣而遊,識者以為馬之形現云。

汲桑村 在縣治西南七十里,社郎口鋪東三里。晉時河西多牧牛羊者,惟汲桑為牧師,後與石勒為友,聞公孫潘起兵趙、魏,桑與勒率數百騎赴之。遺村尚在。

古城順王棘 生于豐齊鎮北古城中,世傳為宋藝祖微時行此棘中,而棘刺皆順而不鉤云。黃巢寺 ,在縣東七十里黃山店之東南,與歷城分界。土人發其地,嘗得金盔甲或巢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