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9 (1700-1725).djvu/34

此页尚未校对

者復置殿之兩楹,闢土疊石,填澗為回廊。庭除顯敞, 乃為大壯。寺有石三門,千佛殿與釋迦殿、辟支佛塔, 皆古制。塔西長松,狀若偃蓋,背有一峰,聳起百丈。北 望正方,青壁削成,如靺鞨玉。半有石龕,金容儼然。西 尖峰可登,下視深谷千仞。前有洞,東西三門相通,中 設羅漢像。西南望一山,壁穴如車輪,午達晴,日在南, 飛光透徹。講堂東石壁下,一泉曰「錫杖。」又東南五步, 一泉曰白鶴,一見一否;又東西二百步,一泉曰甘露 門西百步,一泉曰黃龍,皆為絕景。神宗章聖嘗錫御 書琅函鳳篆,輝映巖谷。皇上復降御篆,飛白為賜,天 文炳煥,雲日相照。寺之殿堂、廊廡、廚庫、僧房間,總五 百四十,僧行童百有五十,舉全數也。每歲孟春迄首 夏,四嚮千里,居民老幼,匍匐而來,散財施寶,惟恐不 及。歲入數千緡,齋粥之餘,羡盈積多。以至計司筦榷, 外臺督責,寺僧紛擾,應接不暇,大違清凈寂寞之本 教。慶曆、皇祐間薦饑,舊供者千百無一二,至僧徒解 散,僅有存焉。由是官禁亦弛,雖財貨所殖,非復曩時 之盛,而方袍員頂,得以宴坐噫天其或者俾釋氏徒 復其本歟?東北崖上平處古堂,殿基宛然,石柱礎鐵 像,下體尚存。蓋法定始置於此,後為來者遷之也。今 屋其上。之,辟穀者、講習者居之,以遠喧雜。川中有 一易之,田十夫,屋千楹,歲租月僦,以足經費。唐相李 吉甫纂《十道圖》以潤之,棲霞台之國清,荊之玉泉,合 茲寺為四絕。慶曆三年,予為長清尉,寺居封內,周覽 絕景,不知屬厭,餘三則未之見也。爾後十二年之官, 于亟道復過寺,主事僧重凈以記見托。暇日因具道 山水奇偉,經始肯構,盛衰本末,附勒于石。或模之遠 方,俾未遊者見之,一覽如目擊,且使知靈跡巨麗,信 為一絕。又得以較雄勝於三者云。

《泰山錄》
邵伯溫

客云:「昔罷兗曹,與一二友祀岱岳,因登絕頂四十里, 宿野人之廬。前有藥龜,地多鬼箭、天麻、元參之類。將 五鼓初,各仗策而東,僅一二里,至太平頂,叢木中有 真宗東封壇遺址,擁褐而坐,以伺日出。久之,星斗漸 稀,東望如平地,天際已明,其下則暗。又久之,明處有 山數峰,如臥牛車蓋之狀,星斗盡不見,其下尚暗。初」 意日當自明處出,又久之,自大暗中日輪湧出,正紅 色,騰起數十丈,半至明處,卻半有光,全至明處,卻全 有光。其下亦尚暗。日漸高,漸變色,度五鼓三四點也。 經真廟帳宿之地,石上方拄窠甚多。又經「龍口泉」,大 石有罅如龍,哆其口,水自中出。又經天門十八盤,峰 尤秀聳。北眺青、齊諸山可指數,信天下偉觀也。

《東遊記》
元·好問

丙申三月二十有一日,冠氏趙侯將會行臺公于泰 安。侯以予宿尚遊觀,拉之偕行,凡三十日,往復千里, 而在鞍馬者八日,故所歷不能從容,然亦愈於未嘗 至焉者,因略訃之,以備遺忘。「郭巨廟」在長清西南四 十里所,路旁小山之上。齊武平中,齊州胡僕射所造 石室在焉。所刻人物舟車馬象,三壁皆滿。衣冠之制, 絕與今世不同,有如沈存中所記愨頭但不展腳耳。 西壁外胡僕射刻頌,規制如磨崖狀,字作隸書文齊 梁體而苦不隹。後題云:「居士慧朗侍從至。」朗能草隸 書,世謂朗公書者是也。予意此頌必朗公所書,故題 字云然。又有開元二十一年題字并長清尉李皋祭 文。隔馬祠在長清馬山之南,距縣八九十里所。大觀 三年東平陳彥元《廟記》云:「盧城圯澗中得唐中和二 年義昌節度押衙、國子祭酒兼御史大夫李公瞻,作 廟縣中時石刻載齊師為晉所敗,殺馬隘道,晉師不 得過」,謂以是得名,字當為「格」,而今為「隔馬」,疑與《左氏》 不合。又謂里俗相傳,景德中,契丹寇兗,鄆馬山之神, 陰障戎馬,使不得南,以是得名。以予觀之,古今祠廟, 不能考其所從來,而妄為立名號者多矣。殺馬隘道, 神何預焉而祠之。至於陰障戎馬,則又《齊東野人》語 也。《記》又云:知縣事晁端肅禱雨而應,將以封爵,請於 朝,今牓云「豐施侯廟者。」豈端肅遂得所請耶?靈巖寺 亦長清東南百里所,寺旁近有山,曰雞鳴,曰明孔,寺 後有方山泉、曰雙鶴、曰錫杖。寺先有宋日御書,今亡 矣。絕景亭在方山之下,絕類嵩山法王。党承旨《世傑 寺記》云:「寺本希有如來出世道場。後魏正光初,梵僧 法定撥土立之。定之來,青蛇導前,雙虎負經。景德中, 賜今名。」予按,大觀中《石橋記》云:「寺是正光初重建。」然 則党承旨亦未嘗遍考耶?梁縣《香山寺記》說寺初建 時,一胡僧自西域來,云:「此地山川甚似彼方香山」,今 人遂謂梁縣香山真是大悲化現之所。予意前所云 希有道場者,豈亦此類者?抑党有所據而言也?寺壁 石刻甚多,有張掞叔文、蘇轍子由、吳拭、顧道詩,餘人 不能悉記。太山舊說高四十三里,今云四十五里。又 有言二十五里者,出州北門,經水簾馬棚、迴馬嶺、御 帳、護駕泉而上,遂登天門。岳頂四峰,曰秦觀、日觀、越 觀、周觀。秦觀有封禪壇,壇之下有秦李斯,唐、宋磨崖。 太史公謂太山雞一鳴,日出三丈。而予登日觀,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