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2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名劉曜村。旁半里許有劉伶臺,其下為劉伶河,水混白類酒,土人相傳為伶釃酒處。按:伶,沛人,去嶧未百里,此其置鍤處也。有前人《弔伶墓》詩,寧陽亦有伶墓,誤也。

梁王墓 在縣西二十里院山之麓。舊傳為梁王葬地,無碑誌可考。按蘭陵為蕭梁故里,此湯沐邑,必其封王子弟者沒葬此,明正德間為盜所發。

脫烈公墓 「元人,名哥,故守嶧州,愛其山川風土,遂家于嶧。」 此墓在東郊壇山之下,蓋公生時自營者,亦達人也。太守梁宜有記。

蔡尚書墓 元人,名受益,累官度支監丞,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工部尚書。墓在城南,元祕書少監,翰林學士虞集有誌。

周將軍墓 ,在縣西四十里建陵城東。元廣威將軍、同知嶧州軍事周忠并其子武節將軍、兼邳州節度副使瑞昌俱葬此地。

石榮墓 ,在縣南五十里庫山之東。本徐州節度使石榮葬此。土人訛為「石崇墓」 ,非也。

明樂陵王墓 在縣北四十里花盤山。

安丘王墓 在邑境

金鄉縣

米鮪墓 《水經》:「濟水又東過東緡縣北,又東逕漢將軍扶溝侯淮陽米鮪冢是也。」 今在縣西三里,前有石堂,壁上鐫人物、衣冠、罌缶、罐灶之類,或負攜掬摳之狀。《夢溪筆談》云:「今之衣服非古,惟米鮪石堂所刻衣冠,真漢制也。」

秦王陵 ,戴延之《西征記》曰:「焦氏山東,即金鄉山也,有冢,謂之秦王陵。山上二百步,得冢口,塹深十丈,兩壁峻峭,廣二丈。行七十步,得埏門,門外左右皆有空,可容五六十人,謂之白馬空。」 埏門內二丈得外堂,堂後又得內堂,觀者皆執燭而行。雖無他雕鏤,然治石甚精。或云漢昌邑哀王冢,所未詳也。

單縣

青塚 ,在縣南八里,俗傳為「昭君墓」 ,非也。周回三百步,高數仞,常以八月上旬白雲擁出,風雖四轉,竟落西南,不知所解。

陳子春墓 ,在城西北八里,其旁有廟。俗傳單父人三官之父,不知居何代。美姿容,有學行。東遊海岱,三龍女悅而適之,後各生一子,為三官。故鄉人立廟祀之,禱雨輒應。

李尚書墓 宋人,名廷實,兵部尚書,封隴西郡侯。墓在城東南五十五里。

蔡尚書墓 宋人,名衍,兵部尚書、濟陽郡侯。墓在城東八里。

焦將軍墓 ,元人名「雲從」 ,在舊城南三里。學士楊師文撰碑,趙孟頫書。

劉平章墓 ,元人名「肯搆。」 墓在城東南二十里。邵侍郎墓 ,明人名旻墓在城北二十里。宣德間敕造。

秦府尹墓 明人名崇。墓在城東四十里。弘治間敕造,祭酒鄭紀為「銘。」

秦襄毅公墓 明人名絃,兵部尚書。墓在城東四十里。正德間敕造,學士張元楨為銘。

陳侍郎墓 明人名勖,墓在城東門外。正德中敕造,大學士費宏為《銘》。

吳侍郎墓 明人名泰,墓在城西三里。正德中敕造。

張光祿墓 明人名實墓在城東五里。嘉靖五年敕造,祭酒崔銑為銘。

魚臺縣

伏羲陵 在縣東北七十里鳧山,其前有廟。按《九域志》,兗、單皆有伏羲陵。《路史》又云:「陵在山陽。」 今曲阜鄒、滕嘉祥境內皆有伏羲廟,以此故也。城武縣。

張左丞墓 名燾,漢尚書左丞,封竹邑侯,墓在縣北一里。

祝尚書墓 宋人,名維嶽,戶部尚書墓,在城東北二十里。

苗中書墓 元人,名好謙,參知政事,墓在城北二十里。

濟寧州

女媧陵 在州東南三十九里。《太昊紀》曰:「女皇氏,女媧雲姓,太昊之女弟也,出于承匡。少佐太昊,禱于神,祈而為女婦。正姓氏,職婚姻通行媒,以重萬民之命,是曰神禖。」 註曰:「承匡,山名,在任城縣東南七十里,女媧生處也。」 考史,陵在華州,灌嬰墓 在州東三十里。

王仲宣墓 ,在州南五十二里。

何休墓 ,在州北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