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2 (1700-1725).djvu/4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用土、用石、用鐵、用草、用木、用杙、用緪之方。塞河一也,

有缺口,有谿口、有龍口。缺口者,已成川口;谿口者,昔 常為水所谿,水退則口下於隄,水漲則溢出于口。龍 口者,水之所會,自新河入故道之潨也。此外不能悉 書,因其功用之次序而就述于其下焉。魯嘗有言:「水 工之功視土工之功為難;中流之工視河濱之功為 難;決河口視中流又難;北岸之功視南岸為難。用物 之效,草雖至柔,柔能狎水,水漬之生既泥,與草併,力 重如碇。然維持夾輔,纜索之功實多。」蓋由魯習知河 事,故其功之所就如此。元之言曰:「是役也,朝廷不惜 重費,不吝高爵,為民辟害。脫脫」能體上意,不憚焦勞, 不恤浮議。為國拯民,魯能竭其心思智計之巧,乘其 精神膽氣之壯,不惜劬瘁,不畏譏評,以報君相知人 之明。宜悉書之,使職史氏者有所考證也。

《博古堂記》
黃潛

故翰林待制、僉淮西江北道廉訪司事申屠公,至元 間名御史也。公平居無他好玩,惟見以古彝器、法書、 名畫求售者,輒援厚直取之。所蓄既富,緘縢庋置,復 以傑屋,名曰博古之堂。公沒逮今,十有餘年,嗣子耀 州刺史傳藏護視惟謹,弁其堂,如見其親之存焉。間 嘗諗于某曰:「我先君燕休之所曰九思堂,吳文正公」 實為之記。別號「忍齋」,則翰林侍講學士揭公記之。武 昌別業有篛谷,則翰林待制柳公記之;作樓以儲,書 曰「墨莊」,則翰林學士承旨歐陽公勒銘其上。獨博古 堂僅存治書侍御史李公、魏國趙文敏公所書扁榜, 而未有為之記者。幸畀一言,俾我後人永保而勿墮, 不亦可乎?某生也,後不及從先生長者登公之堂,而 區區陋微,於諸大老無能為役,然托雅故耀州非一 日,安敢以不敏辭?昔者孔子言夏、殷之禮,而謂「杞、宋 之文獻為不足徵。」當孔子時,杞用彝,宋圖霸已久,典 籍散亡,而賢人之存者無幾,其不徵尚何怪乎秦人 焚《詩》《書》,而博士所掌故無恙。蕭何從沛公咸陽第,能 收其丞相圖籍,以知「天下阨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 至於先王之舊典儀物,則一切委棄弗顧,而墮於楚 人之手,以同歸於煨燼,有識之士所為追恨痛惜而 不已也。」國兵南伐,趙氏納土,既封其府庫以入於有 司,而一代之儀章物器,皆公為江浙宣閫都司時親 受于其主者,以上於朝廷。武夫俗吏,莫敢壞傷,斷簡 殘編,「亦靡亡失」,其有功於斯文甚大。中原文獻,流落 東南者,固不得比隆夏殷。公之賢于蕭何則已遠矣。 而又能以餘力,窮搜極訪,因山巖丘隴屋壁之遺,而 窺昔人制度法象之所寓,精義之所存。公之有志于 古,豈徒資耳目玩好而已哉?矧以耀州為之子,克謹 其承,久且弗亡,不待當祭而齊,然後思其所居處,思 其所樂,思其所嗜也,來者詎其忽諸公諱致遠,字大 用,東平壽張人。其歷官行事,有永國文康閻公所為 《碑銘》,此不著耀州名,駉以清方直諒世其家云。

《東遊記》
楊奐

壬子春三月十六日庚子,東平行臺公宴于東園,是 日衣冠畢集,既而請謁闕里。迨「丙午,迺命監修官盧 龍韓文獻德華、上谷劉詡子中相其行。」丁未,同德華 子中暨攝祀事孔器之、梁山張宇子淵、汴人郭敏 伯達,出望嶽門,幕府諸君祖於東湖之上。東行六十 里,宿汶上縣。汶上,古之中都也,先聖之舊治。魯定公 九年宰此縣,署之思聖堂是也。有杜子美《望嶽》詩刻 王彥章墳祠在西城外,以斯人而仕於梁時可知矣。 戊申,是日至兗州,會州佐孟謙伯益、教官張鐸振《文 話》嶧山之勝為甚詳,子美所謂「浮雲連海岱,平野入 青徐」者,《登南樓》詩也。徐在南四百里,青在東北七百 里,海在東北不啻千里,岱嶽一百餘里。吁!二三千里 之遠,今一舉而至,於其終身拘拘儒儒於百里之內 者,不亦異乎!己酉拉振文而東,不四五里,過泗河,地 頗高敞。南望鳧嶧諸峰,出沒於煙蕪雲樹之表,使人 豁如也。又一舍許,達于苗孔村。見曳而斷者,其魯城 歟,鬱而合者其孔林歟。不覺喜色溢於眉睫,遂入自 歸德門。魯門一十有二:正南曰稷,左曰章,右曰「雩」,正 北曰「閏」,左曰齊,右曰「龍」,正東曰建春,左曰始明,右曰 「鹿」,正西曰「史」,右曰「麥」,歸德其左也。當時天下學者多 由是門入,故魯人以此名。族長德剛又率諸子弟姪 迓於廟之西,相與鞠躬,趨大中門而東,由廟宅過廟 學,自毓粹門之北入。齋廳在金絲堂南,燕申門之北 堂,取魯共王事也。是日私忌不敢謁。庚戌鐘鳴,班杏 壇之下,痛廟貌焚燬,北向。鄆國夫人新殿,設繪像修 謁,而版祝如禮。告先聖文宣王畢,降階謁齊國公及 魯國夫人之殿。殿西而南向者,尼山毓聖侯也。次西 而東面者,五賢堂也,謂孟、荀、楊、王、韓也。《碑》孔中丞道 輔文,遂飲福於齋廳,執事者族中子弟也。進退揖讓, 禮貌可觀,信乎遺澤之未涸也。焉知教養之久,明詔 之下,人物彬彬,不有經學如安國,政蹟如不疑者乎? 「杏壇」二字,竹溪党懷英書。壇之北,世傳子路捻丁石, 蓋石之靨也。壇十步許,真宗御贊殿也。七十二賢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