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2 (1700-1725).djvu/7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四十九卷目錄

 東昌府部彙考一

  東昌府建置沿革考

  東昌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東昌府星野考

  東昌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二百四十九卷

東昌府部彙考一

東昌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本府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齊西鄙聊攝境,其餘地又為衛、晉、趙、邢諸國。秦置東郡、鉅鹿郡。漢承秦後,以其地分為四郡,曰東,曰濟陰,曰魏,曰清河,餘隸廣平、平原二郡總察以兗、冀、青三州刺史。東漢大略相因,惟分茌平入濟北國,改斥章入鉅鹿郡。曹魏改隸平原郡,又分東郡、魏郡地置陽平郡。晉更置司兗、冀三州,察九郡國,曰陽平、曰廣平、曰魏、曰頓丘、曰濮陽、曰濟陽、曰東平、曰平原、曰清河。南宋置郡如晉,惟改魏郡屬冀,改頓丘屬青,置東安、鍾離二郡屬徐,南濮陽屬徐。北魏復以陽平、頓丘及濮陽、清河、魏郡屬司州,而改平原、東平、南清河屬濟州。隋初罷郡,後置博州。大業中,廢州為六郡:曰東,曰東平、曰濟北,「曰武陽,曰清河,曰武安。」 唐置魏州魏郡、濮州、濮陽郡、博州、博平郡、貝州、清河郡洺州、廣平郡澶州,而分屬于河南、河北二道。宋更置京東東路,領濮州。河北東路領大名、開德二府,博恩二州。河北西路領洺州。建炎後,地沒于金,分為大名府及濮、恩、開、博四州。元初,隸東平路。至元初,析為博州路,尋改為東昌路,領聊城、堂邑、莘、博平、茌、平丘縣,餘地為高唐、恩、濮、冠、德諸州。明洪武元年,改東昌路為府,隸山東布政使司,領高唐、濮二州,降恩、冠二州為縣。弘治二年,升臨清為州。凡領州三,縣十五。

皇清屬山東布政使司。領州三。縣十五。

聊城縣:附郭。

周《春秋?僖公元年》,「邢遷于彝儀。」 又《左傳》曰:「聊攝以東。」 《漢書》曰:「聊城有彝儀聚,有聶戚。」 即齊聊攝地也。蓋齊取邢于衛而有之,以為西鄙。魯仲連射書聊城喻燕將,即此。秦置聊城縣,屬東郡。兩漢因之。三國魏屬平原郡。晉屬平原國。永嘉後陷于五扈。南北朝劉宋屬魏郡。元魏太和十一年,分平原國置安德郡,移平原郡治於此。武泰初,又於此置南冀州以統郡。永安中,州廢,而此仍為平原附郭,改屬濟州。孝昌時,分置西聊。後齊省入。隋初,仍屬平原郡。及一天下,改定州縣,郡為博州,縣仍為州治。大業初,州廢,以縣屬武陽郡。唐武德四年,置博州,析置茌平縣,又析魏州之莘置莘亭縣。貞觀元年,皆省入。天祐三年,更曰聊城,又以聊邑、博平、高唐、武水之河外地入鄆州。是時,縣為博平郡治,蓋州當天寶元年改為郡也。五代晉開運二年,河決城圮,南徙於𡏮陵故城在今聊城西南十五里。周廢武水縣以其地來益。宋改郡為博州。淳化三年,河決𡏮陵,縣又陷沒,乃移治孝武渡西。一曰「季武陵」 ,即今治。金亦博州治。元初,隨博州隸東平路。至元四年,析為博州路總管府治。十三年,改東昌路,仍為總管府治。明亦曰聊城縣,為東昌府治。

皇清屬東昌府,編戶三十四里。

堂邑縣

秦屬東郡。漢有堂邑縣,屬臨淮郡,高祖封功臣陳嬰為堂邑侯者是也。此為發、干、清二縣地,屬東郡。東漢章帝時,更清縣名樂平。曹魏割二縣屬陽平郡,晉因之。永嘉後,陷於五扈。南北朝劉宋,發干屬東安郡,樂平屬鍾離郡。元魏江左嘗立堂邑郡,領堂邑一縣,隸揚州,寄治京邑,此劉宋所僑立,非此地也。此地在北魏尚曰「發干」 、樂平,俱屬陽平郡。隋開皇六年,始合二縣地,置堂邑縣,取縣西北古堂邑故城為名,屬毛州。大業初,州廢,屬武陽郡。唐高祖初,屬毛州。貞觀元年,毛州廢,屬博州。天寶元年,屬博平郡。五代晉改曰清河,尋復舊。宋熙寧初,水壞城,徙治東十里,即今治。今縣西十里尚有堂邑故城址,屬博州。金亦屬博州。元初,隨州隸東平路,尋改屬博州路,又改屬東昌路。明屬東昌府。

皇清屬東昌府,編戶一十七里。

博平縣

周齊博陵邑。威王伐晉,至博陵,即此。漢置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