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2 (1700-1725).djvu/8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兩岸也。外岸不足以防水患,故內堤作焉,歲久坍缺。嘉靖庚寅,河決外堤,民廬舍田禾,蕩然一空,凋敝甚焉。丁酉、戊戌二秋,河復溢,民懼,輒馳告知縣易時中,歲發附近夫八百餘人修之。己亥春,迺發概縣夫七千一百有五人,并德州九屯夫二百三十人,修月堤,越三月訖工。

舊堤 按《縣志》,「東岸北自武城界橫河口,南至臨清界二十里,口十有九處,共長五千三百一十一丈七尺。」 西岸無

新堤 按《縣志》,「東岸計有八處,共長一千三百九十八丈五尺。西岸計有四處,北自武城之劉家道口,南至清河潘家口,共長一千零八十五丈。」

武城縣

沙河 按《武城縣志》,「在武城縣東南十五里,又西北五里曰蔡河,又西北二十里曰黃蘆河,又西北四十里曰五溝河。」

濮州

歷山 在州東南七十里。即舜耕處,有舜祠舊址。東有再熟、成都二鄉,取「一種再熟,三年成都」 之義。

箕山 在州東五十里。相傳許由遜位,避居此山。按《史記》,「箕山在潁陽,太史公嘗登之,以為其上有許由塚。」 今在河南。

青山 在州東三十里。其下為青《山堌》,居人依焉。

鳳凰嶺 在州東北,土阜類鳳形。

杏岡 在濮州舊治東北。

濮水 在濮州治東南三十里。其流入于河。應劭曰:「濮水發源陳留,入于鉅野。昔師延為紂作靡靡之樂,自沉于濮。《莊子》釣濮水」 皆此。今水已涸,上有莊子祠。

黃河 在濮州東南六十里。明永樂九年,疏通東北流入會通河。正統十三年,決于張秋鎮沙灣,徑流入海。景泰七年,始塞復故道。

《津期》河 在恩縣南二十里,溢涸無常。或曰即隋鑿永濟渠也。

瓠子河 在濮州東南七十里。瓠子之源,在魏郡白馬縣,此其下流也。漢元光中,河決瓠子,東南注鉅野,通于淮、泗。後二十餘年,天子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人塞之,于是自臨決河,沈白馬玉璧于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填決河,築宮其上,名曰「宣房宮。」 而導河北行,二渠復禹舊迹。其經濮州者,今流已漸微,民稱為「瓠河。」

古黃河 在州東南三十里。合瓠子河,東北流入于會通河。

新黃河 在州東南三十里。正統十三年,河決于滎澤東黑陽山,由蒲經壇四十餘里,合古黃河故道,北入會通河,決于沙灣,水入兗、濟,遂奪運道以東,公私告困。于是詔發東昌、兗州夫築堤以障運道,仍通。

雷澤 。按《濮州志》,雷澤在州之東南,舜嘗漁其間,《禹貢》所謂「雷夏既澤」 是也。世稱宅中有龍。其旁舊有雷澤城,昔雷澤縣治在此。東漢改雷澤為成陽縣。有孟郁堯廟碑、張寵《帝堯碑》。

濟水 ,按《濮州志》:「濟水伏流不見書,言發于沇,溢于滎澤,浮于汶,見于濟。」 《書禹貢》云:「雷夏既澤。」 澤在濟陰郡成陽,今濮州雷澤是也。至於唐許敬宗答高宗曰:「濟水伏地南出于滎澤,又伏而出曹濮之間,汶上入之,故曰濟北。」 濟陰、濟陽、濟寧、濟南,名隨地異,皆此水也。

紅船口河 按《濮州志》:「紅船口河,舊名黃水,即黃河之支流也。自開封府流至曹縣界,分為二支,其一東南由賈魯河入徐州,其一經曹州界高二莊流至壽張沙灣口,入會通河。弘治間,河決阻運道,自築黃陵岡,河遂絕,積水甚清澈,可通舟楫,南往鄆曹等處,又名清河,今呼為水保河。」

金堤 按《濮州志》:「金堤在濮州城南,迤東北抵安平鎮,漢成帝時,王延運土以塞河,自金堤而增築之,即此。」 其上為扁鵲墓,今建玉皇廟。四角池 按《濮州志》:「四角池在州治西北二十里,方八畝,池傍有鐵窗水源自西南穿入池內,注東北。今淤塞已久,居民因名四角池。」

范縣

黑龍潭 在縣南十五里。匯流成淵,方盈數畝。相傳,潭有龍蜿蜒其中。宋熙寧中,州守閭丘公禱雨輒應。請於朝立廟,封其神為「妙應神。」 又高唐州西二十里,博平縣西北二十八里,莘縣東南二十里,皆為黑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