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2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皇清初年,知縣張茂節重修。

廟學 社學 一在

文廟右餘在各里

博平縣儒學 在縣治東,創始莫考。元至元壬申,監縣荅剌海重建。後監縣慶童、魯鄉縣尹王璉新之,後燬于兵。明洪武三年,知縣練宗政創建。成化十八年,知縣文林以地汙下,改舊布政分司,遷置為今學宮。正德八年,知縣堅晟、萬曆間知縣鄭材、華汝梅相繼重修。

社學 在西街。知縣張嘉道建。

茌平縣儒學 宋時在縣治南。金承安間,縣丞翟煥然徙治東南。元季兵燹,明洪武三年,知縣戴文郁創建。景泰六年,教諭羅彥洪卜遷舊址之西南。殿廡堂舍規制宏壯。正德七年,知縣顧永新櫺星門,闢廟前地,拓之。十三年,教諭蔡元用請移廢寺修葺。萬曆十二年,知縣王國弼重修,移建敬一亭、大成殿之東。

社學 在各里

清平縣儒學 在城東北隅。金大定十三年,韓公以奉議大夫來長縣事,肇創。元至元十六年,縣尹劉搢重修。明成化「間知縣張勳、蘇珍,正德間知縣曹進善、嘉靖初知縣李資深,相繼修葺。」 萬曆十年,知縣郭廷訓建奎樓于文昌祠前。學田二區:一在城東五里,計二百畝,教諭龍垓置;一在城東五里,計十畝,知縣杜欒置。

社學 在各里

莘縣儒學 「舊在縣治東南隅。元季兵燹。明洪武三年,知縣汪惟善以廢應海寺改置縣治東北。成化十八年,知縣賈克忠重修。弘治十二年,知縣孟隆新大成殿。正德四年,知縣諸忠重修。崇禎五年,知縣孫愈賢重修。」

社學 在縣治東北。弘治十六年知縣朱錦建。冠縣儒學 在縣東。金貞元知縣魯仔創建。元至元七年陞為州,知州趙文「輝、徐汝嘉相繼重修。已燬於兵。明天順間,邑人張方建櫺星門。成化中,知縣甘澤拓廟前地,修門坊。嘉靖辛丑,知縣姚本鼎新之。」

社學 一在儒學東南,四鄉四所。

崇文書院 在縣崇文鄉,以「冉子」 嘗寓此,後人追慕之,故建。

臨清州儒學 先在舊縣治西。明正統間,平江侯陳豫既城,遂遷今地。巡按御史錢清創文昌祠。弘治丙辰,兵備副使陳璧陋其制,恢大之。廟學規搆,幽靚宏麗。嘉靖己未,副使張鑒新敬一亭。庚申,知州成憲新兩廡。辛酉,學政翟居簡鑿泮池,為石欄三橋。

皇清順治六年,倉部孟凌雲;康熙初年,僉事《駱騰》知。

州「于睿明、學政《單父琴》」 各有修葺。

社學 在州治西

清源書院 在州治西南。嘉靖癸巳,兵備副使齊之鸞改鎮守府建。副使張邦教牓其堂曰「志伊學顏。」 左右為齋,後為濂、洛、關、閩祠,前為重門,門之左右曰「正誼」 、「明道」 二坊。

丘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元大德庚子,達魯花赤隆都剌、知縣王琦創建。明洪武三年,知縣俞基重修。正統三年,知縣王信「修大成殿、櫺星門。七年,知縣虞鎬修明倫堂、兩齋。」 正德三年,知縣高重明新櫺星門。萬曆四年,知縣侯國安增修。天啟三年,知縣高繼凱重建。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張珽重修。

社學 五所:一在府館前,餘在各里。

館陶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隅。金皇統中,孔淵建。元至元二十一年,知縣劉著重修。已圯于水。明洪武三年,縣丞歐陽源建,尋復圮于水。永樂間,知縣邳宣建。正德間,給事中傅良弼闢其門曰「文明。」 嘉靖間,知縣史官重修。萬曆元年,知縣高自新鼎新名宦、鄉賢二祠。二十三年,邑人解邦相重修殿廡、齋舍,撫按表其門。學田二頃四十六畝八分。

社學 在後街府館東

陶山書院 在縣治西街。正統七年建。嘉靖十年知縣王良輔重修。

高唐州儒學 在州治東。元至元二十四年,知州鄭德麟建,已燬于兵。明洪武三年,知州楊貴建。永樂九年,州判王溫、學政徐懋修大成殿。正統八年,學政龐端修兩廡。嘉靖十三年,知州王大化拓地改門,開泮池,甃以磚石。十一年,知州呂應祥改學門、新堂廡。

社學 在州治東,知州宋淮建。

靜軒書院 在州治西南。元至元間,翰林學士承旨閻復致仕,朝廷嘉其文行,為建書院。今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