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4 (1700-1725).djvu/36

此页尚未校对

名為「𩰚雞」 者信矣。飲酒臺 在盧山巔。詳見《山川》。

觀覽臺 在縣治東北門外一里餘。臺高二丈,圍六十步,近黑水一里。一名「觀瀾臺。」 未知刱始,蘇軾嘗登焉。

北極臺 在北城東市盡北城上,與西市北城臺相並。嘉靖初,於上建祠三間,以奉安真武像,後復鑄為銅像,名為「北極臺」 ,亦名真武廟。超然臺 在北城,古東武縣北關廂也。至元魏永安二年,始築為城。城北面無門,當城東西分中立州治,北抵城根,為馬道,僅通人行。於治東東市北城上,因為一臺。又于治西市北城上,亦因城為一臺,兩臺東西並列,蓋前人築城時所為,意應有在,今不可曉矣。

寶臺 :在城西三十里。

《釣臺 》,一在棘津太公釣處,一在柳林河嚴光釣處,俱盤石濱水。

「廣麗亭 」 在常山絕頂。

《鳳凰臺 》在。淇鄉荊山社大埠嶺上,相傳謂古時有鳳凰止於其上,因作臺,即以名之。風臺 在縣治南九十里望仙鄉。《王制》「歲二月東巡守,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此其遺址也。將軍臺 在縣治東二十五里辛興社。臺高二丈,圍約百步。

四時祠 古在瑯琊山上,今失其址。按《史遷紀》,「齊地有八神祠:一曰天齊淵祠,天主;二泰山梁父祠,地主;三平睦監鄉祠,兵主蚩尢,四陰主祠;三山,五陽主祠之罘;六萊山祠,月七成山祠,日。八瑯琊臺祠四時。」 世遠禮荒,莫知起時,不可得而詳也。

齋堂 在瑯琊山東五里海水中,島名也。島南產苦竹,北產金竹,又產黃精、海棗。堂建於上,乃秦皇、漢武祀神齋宿之所,故名。後改為「龍母祠。」 元時海運糧船,悉泊於此,舟人賴祐,利涉無虞。勒石祠前。

蓋公堂 舊在密州治內,今廢。蘇子來守膠西,知蓋公為鄉人,求其子孫墳墓不可得,慨然想見其為人,捨黃堂之北而不自居,以待如公者,名之曰「蓋公堂。」

雩泉亭 在縣常山雩泉上,宋蘇軾建。

「山堂 」 ,在「超然臺」 上。

周公堂 在縣治西十五里齊吉社。本社人周則,不知何代人。為人心性朴實,正直不阿,當時鄉人重之,稱為「周公。」 臨終端坐而化。子二人,長曰仁,次曰義,奉其骸骨,塑像於此堂中。嘉靖壬子、萬曆己丑,鄉民王通、李昂相繼重修。

後蓋公堂 新建。萬曆己亥,顏侯於縣治內東隙地內創建,蓋倣蘇文忠「崇尚」 遺意。有大門西向,折而北,中門南向,為堂三間,名曰「蓋公堂。」 墀迤南為碑亭二。

防亭 、牟婁、防茲,皆邑名。莒、牟彝以奔魯者,在今縣治東北。

茲亭 在故姑幕縣東北。姑幕屬諸城北境內,今廢。

廣麗亭 在常山頂上,創建莫考。宋熙寧八年,蘇文忠公軾嘗登,有《登常山絕頂廣麗亭》五言古風詩。

慕賢亭 在超然臺上蘇祠前。四圍。楹與枋皆以石為之,極其堅固。枋北面刻「慕賢亭」 三字。景泰六年,知縣黃武建。

「水心亭 」 在縣治內後蓋公堂東。

遠覽亭 在常山之陰。山腰為亭三間,北向直北,一望無際,若木落天空,可以望見邑城雉堞。蘇子所謂「下臨城中,如在山下,雉堞樓觀,髣髴可數」 者是也。萬曆三十一年春,侯之臣創建望越樓 在瑯琊山東頂。相傳越王所築,以望會稽越國者。今址不存。

望海樓 在縣治南五十里桃林店。創建莫詳。遺址在常山高頂上。今址不存。

高麗館 在縣東關廂舊驛左,今廢。

玉山館 新建,在白玉山之陽。萬曆二十七年,顏侯創建。臨南北通衢,可遊可觀,且以為迎送祖餞之所。

滄浪書院 在西市超然臺迤西南。成化七年知縣閻鼐創建。後不知何年改為養濟院。東武書院 在北城兵備道後。嘉靖己酉,知縣祝天保以本道後私衙,改為「東武書院。」

蒙陰縣

「堂阜 」 ,《左傳莊公九年》:「桓公殺公子紏,管仲請囚,鮑叔牙受之,及堂阜而脫之。」 即此。

夷吾亭 ,在縣西北三十里。杜預曰:「蒙陰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