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5 (1700-1725).djvu/10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八十九卷目錄

 山西總部彙考一

  山西建置沿革考

  山西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山西星野考

  山西賦役考上

職方典第二百八十九卷

山西總部彙考一

山西建置沿革考       通志

山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山西,古冀州域。唐承顓嚳九州之制。虞肇十有二州,以冀廣大,乃分燕為幽州,衛水以北為并州,并置牧。夏復歸幽、并于冀。殷因之。周《職方》亦列九州,冀、并仍為一。成王封弟叔虞於此為唐國。南有晉水,至子燮改曰晉。其後三卿分晉。魏取蒲河以東,都安邑,徙大梁。韓取澤、潞以南,都新鄭;趙取太原以北,都邯鄲,仍號「三晉。」 秦并六國,罷侯置守,分天下為四十郡。其在山西者,惟太原、河東、上黨、鴈門、代郡、雲中,凡六郡。漢緣秦法,置十三州郡刺史,復置郡國六十三,增西河、定襄二郡,分其西境河東諸郡屬司隸,而并州刺史舉察太原、上黨、雲中、鴈門諸郡,不常所治。東漢割定襄、雲中入冀州。其後漸加國,至百有五,而并治晉陽如故。魏置并州,改太原、西河為國,置樂平、新興、平陽三郡,省雲中,隸新興為晉昌。永興後,并州地盡為劉淵所有,都平陽。至劉曜徙長安,自平陽以東,盡入石勒。及符姚、赫連,並於河東郡,置并州。姚興又分河東為并、冀。後魏起自北方,都平城。北齊攻圍玉壁,不克,晉州之西,悉入西魏。周齊抗敵,而洪洞、武平為兵要害,迭相限據,離合弗一。隋設郡太守,以司隸刺史分部巡察,復置交城、臨汾、馬邑、石隰、樓煩、絳七郡。唐初,改郡為州,太守為刺史,邊鎮置都督府。貞觀初,省州縣,分為十道:三曰河東。開元中,又分十五道,置採訪使,後又改為觀察使。五曰河東,領郡十有八,又置河東節「度使理太原,昭義節度使理上黨。」 後唐莊宗起并代,建西京於太原府。宋初,分河東、河北二路,又分河北為東、西路。神宗時,置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則以太原守臣兼領之。金分為十九路,在山西者河東南路、河東北路。西京路府曰大同、平陽、晉安,河中軍曰河東、彰國、昭義,俱設節度使;平陽置河東南路總管府。元以冀寧諸路直隸省部,山西隸中書省,領大同、冀寧、晉寧三路。置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於大同,置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使於冀寧,又置太原兼河東兵馬都督總管府。明初,為山西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承宣布政使司,領太原、平陽、大同三府,澤、潞、汾、沁、遼五州。置都指揮使司。行都指揮使司領各衛所。置按察使司,分冀寧、冀南、冀北、河東四道,兼察諸府州衛所。三司並治太原府,而行都司則分治大同。嘉靖七年,改潞為潞安府。萬曆二十三年,又改汾為汾州府,山西始領五府三州。

皇清因之。

山西疆域考         通志

山西疆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