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5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

徵自少,此亦與民休息之急務也。」四曰「舟楫通則水 道相習,而緩急可以為用也。」萬曆十九年,倭寇朝鮮, 大兵東援,欲覓舟師不得,而招太倉州沙船以為戰 艦。沙船者,商船也。用商船者何?以官船價輕,料觕不 倚命耳。國家既過防登人而恐其搆倭,則奚不并防 倭寇而慮其躪入乎?設或朝鮮乞師,如十九年故事, 其不能不募沙船甚明也。平時則防商船如巨寇,跬 步不許動移,有事則遠招之于太倉,旦夕唯恐其不 至,抑何愚已!孰若無事之時,俾商旅出于途;家有沙 船、人知水性;有事之時,一呼可雲集也。至于海商慮 其通倭,則或編定字號、或給引刻期、或造成一式,非 身家良善者不得駕使;非保結的確者不許開行。況 由登達遼,不及千里,非若浙、閩之海杳茫無據。給引 于此、驗泊于彼,違限有懲、夾帶有禁,自然不能為奸, 萬萬不必過計。倘曰「國家何患無金錢作舟楫,而焉 資此商舶為?」殊不知沙船一隻,非八百金不能造;無 事而議興作,眾必嗤以為迂;造之而徒若清人之在 彭,則又終歸于渙析,未有東海有事而不思招募沙 船者也。五曰禁令通則海賊屏跡,而草萊可闢以為 利也。由登至遼之路從東北行,而海中諸山如螺如 黛,遶于登、遼之間,俗謂之島。島有在登境而應屬登 轄者,有在遼境而應屬遼轄者,其中灌莽陰森、鞠為 茂草者固有之,乃平衍膏腴,可井而耕者不少矣。自 登、遼戒絕往來,而海中諸島一并棄而不問。海賊乘 機盤據其中,非夏非夷,自耕自食。問之遼,曰登之流 民也。問之登,曰遼之逋寇也。如劉公島一處,離威海 衛不百里,海賊王憲五造房五十三座,踞而有之,職 督率汛兵,逐其人,火其廬,而其地見在丈耕。他如黑 山、小竹、廟島、欽島、井島等處,業已開田八千餘畝,此 外《格于海》禁不得過而問之。此輩不靖,將寇在門庭, 而又奚用遠慮倭也?「誠令登遼水道不隔,則汛舸歲 有稽查、民舸時有往返,彼兔營鼠伏之輩,自不能潛 藏島中。膏地剡木可以為薪,焚畬可以則賦。即今黑 山等處募小民耕種,初開三年,議令納穀;再耕三年, 議照開荒例納銀;再越三年可成沃土,即照內地科 糧,見報撫、按兩院作正,濟邊充餉」,則何獨于諸島而 不然?其為利亦既彰明較著矣。六曰商販通則貨財 畢集,而國稅可因以為課也。昨歲遼東按院疏請通 遼,謂「山東不通于遼東,尚有六通四闢之途;遼東不 通于山東,止餘山海一線之路。」且謂:「遼東形勢,東南 則朝鮮,正東則建州,東北則北關、宰賽、煖兔,正北則 歹、青諸夷,西北則貴、英諸夷。而舊遼陽既」去,則炒花 諸夷反進而牧馬于兩河之間,微獨山海之咽喉無 幾,而三岔河又為蜂腰之勢,此其為遼東慮至深遠 也。但常人狃于目前,苟倖無事,山海一線不以為危, 而反欲藉此一線以為國稅之咽喉在是謂海路通 行,恐山海關之稅坐虧,而登遼兩處瀚漫不可稽查 者。殊不知九達之逵終出「城門之軌;千章之幹,不離 《孚甲》之根。由山東達遼,雖由大海,而水陸必由之途, 未有能越旅順口而飛渡者也。」今旅順見屬遼東,原 與山海關同一枝派,而金山去旅順不遠,原設有海 防同知一員,專管海務,莫若并以稅務,令其兼管,稽 以海。蓋道臣核以山海關部臣,萬一山海之陸稅稍 虧,則旅順「之水稅旋溢;況海運輕便,往者必多;計其 所稅,抽足《山海關》之外,未必不有贏餘;況事權盡屬 于遼東,則國稅仍歸于山海。《旅順口》之熙攘,孰非山 海之金錢?合《旅順口》與《山海關》之金錢,又孰非國家 之利耶?」以上六條,皆下訪士民之同情,上稽祖制之 深意,質之事理既可行,酌之邊計亦無悖。故敢即輿 論而為請耳。而世猶有難六者,不過曰恐海船之通 倭也。曰恐邊軍之逋逃也。抑不思國家因近倭而設 為登、遼也?將令其并力以拒倭乎?抑欲登拒遼、遼拒 登乎?果登與遼皆為拒倭而設也,政如同室之捄。然 平時耳目交相識、器用交相習,而後臨事可使相捄 如左右手也。奈何不思拒敵而徒自相拒?曰:此防倭 也;則不知何策也?至于逃軍一項,何地無之亦何地 必欲以海為限,慮遼軍之逃而以不通海運壍之矣。 彼大同、宣府、寧夏、延綏等邊皆無海者,將特鑿一海 以界之乎?察弊杜隙,存乎人耳。人之不求而乞靈於 海;一事偶失,遂欲指噎以禁食,可乎哉?《語》曰:「利不百 者事不舉,害不百者事不廢。」通遼之事,在遼先有《按 疏》之六利,而在登尤有今議之六利,而害則無之,似 乎無不可行者。若夫天津一路,萊州之民往返最便, 此又屬在內海。防警策應,皆與山東青、登、萊、《武德》四 道相關,載在《敕書》,則又不必于議通而自隨時可行 者也。

《蓬萊閣記》
陳鍾盛

登州濱海,而郡有山,蜿蜒分脈,泰宗來自東南,崒峍 海岸,作鎮城北。前人構閣其上,榜曰「蓬萊。」夫蓬萊境 界,號稱仙居,其說見於《山經水注》所記載。騷士韻客 所托興,不一而足。而是閣之構,乃以是名,其有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