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6 (1700-1725).djvu/105

此页尚未校对

思鳳堂 在縣治內。晉荀藐為令,鳳集其境吏民建。

太谷縣

箕城 ,在縣東三十五里。《左傳》「僖公時,晉敗狄于箕」 ,即此。杜預注云:「太原陽邑有箕城。」

洛漠城 ,在縣西北十五里。秦王翦伐趙所築。

《寰宇記》
謂之蘿蘼亭唐元宗幸太原嘗於此置

永豐頓,立青城宮。金大定中改為登豐,今登豐村是也。

陽邑城 ,在縣東十五里。晉大夫陽處父食邑。漢舊為太谷縣,屬太原郡。過東十餘里,有王班堡,內有九級浮屠。

長城 在縣東南八十里馬嶺上。其城至平城至魯口,沿山曲屈,延長三百里。唐武德三年築,貞觀元年廢。今屬榆社縣。

咸陽城 在縣西北七里副井側。亦趙戍地。萬年頓 ,在縣西北十里,舊名龍泉頓。《晉陽記》曰:唐元宗開元十年,幸太原,次龍泉頓。時北都留守杜暹奏:「龍泉地主姓唐,名萬年,頓,符國號,字表天長,改為萬年頓。」 帝從之。

武林堡 ,在縣東南。臨象谷水,有戍,三面石崖,皆唐初置。

青城宮 在縣西北,唐元宗時建。

《鳳洲亭 》在鳳凰山。

祁縣

郜城 在縣西七里。《春秋傳》:「晉絕秦」 《書》曰:「焚我箕、郜。」 即此。今為高城村,地名東冀里,相傳為晉大夫解狐所居,多解姓。

隆舟城 在縣東南三十里團柏鎮。五代時劉繼元以拒周戍。《河東記》云:「宋太平興國四年春,攻隆州。」 即此地。

趙襄子城 ,在縣西六里。《圖經》云:「趙襄子所築。」 今為趙武村,無跡可考。村東有上臺,亦云趙襄子所築。

禿髮城 在縣東北十五里。相傳為禿髮烏孤所築。今為大賈都,遺址不存。

沙城 ,在縣西五里。相傳為燕慕容垂所築,一名「沙村。」

清源縣

陶唐城 ,在縣東南四十里。陶唐氏自涿鹿徙居於此,俗又謂「姚城。」

涂陽城 ,在縣南二十里。晉祁氏邑。魏獻子以智徐吾為涂水大夫。今名屠賈村。

梗陽城 在縣治南。《左傳》「晉中行穆子見梗陽之巫皋」 ,即此地。

鵝城 在縣東南二十三里。晉永嘉初,洛陽地陷,有二鵝,蒼者飛去,白者止此。劉曜謂為己瑞,築城以應之。今址尚存。

印駒城 ,在西南二十里。漢文帝於交城置牧地,築此城以「印駒」 ,因名。

淨修閣 在縣西南二十里蒿泊鎮。明成化二年建。

交城縣

古交城 ,在縣東北九十里,當孔水、汾水交流之處,故名。隋交城在其西。

馬蘭城 ,在縣北九十里孔河之上。里人謂之「馬蘭村。」 漢、魏、北齊嘗為牧馬處。

榆城 ,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其地多榆,故名。下馬城 ,在縣北一百六十里,接靜樂縣界。魏孝文往來避暑下馬,故名。

盧川故縣 ,在縣東北七十里。唐嘗為縣,後廢。大通鐵冶 ,在縣西北八十里。舊設都提舉司、鐵冶所、巡檢司,今廢。

文水縣

大陵城 在縣東北二十里。《史記》:「趙肅侯遊大陵,其後武陵王亦遊之,夢處女鼓瑟而歌」 ,即此地。漢為縣。晉時單于居之。後魏廢。今為官田。平陶城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漢為縣,屬太原郡。後魏改為平遙縣,今廢,名平陶都。

雲州城 ,在縣東三十里。後魏築此,寄治并州。今名「雲州村。」

大于城 ,在縣南十里。《舊經》云:劉元海所築,令其兄延年居之。時人謂兄為阿于,因名。一名大干。

古文水城 ,在縣東十里。後魏建于此,宋時圮于水。

柵城 ,在縣北二十五里。《舊經》云:「魏武帝築以備北人。」 當文谷口,今開山村是也。

壽陽縣

馬首城 ,在縣東南十五里東寧村。春秋時,分祁氏田為七邑,馬首其一,而韓固為馬首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