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6 (1700-1725).djvu/16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九十四卷目錄

 太原府部彙考二

  太原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二百九十四卷

太原府部彙考二

太原府山川考二       府志

盂縣

黃毛山 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與平山、太平等村山勢相接,黃毛祖師修煉於此,又名「黃茅山。」

黃蠶山 ,去黃毛山西三里,又名老蠶山,下有「老蠶谷。」

碓臼山 :山穴有如碓臼,故名。

界首山 ,下有界首村,在紅沙崦西北八里。穽眼山 ,山穴如穽,故名。在界首山西五里,下滹沱河所經。

旱魃山 下有旱魃泉,在穽眼山南五里,其泉遇旱益盛。

石牛山 ,下有一石似牛,故名。在麻胡砦西北十里。

陽大夫山 ,相傳「大夫陽貨至此。」

紅團山 在縣北石牛山西八里,下有泉出焉。宋元之亂,縣人避兵於此,上有平地十餘頃。桃紅山 ,在紅團山西七里,上有牛道嶺,下有牛道峪。

紅塘山 :在牛道峪內。

駱駝山 在桃紅山西五里。有駱駝泉。

椽房山 :在駱駝山西五里。

《硯瓦山 》以其形似硯,故名。

草堆山 在駱駝山西五里。

大惡棧山

小惡棧山 俱與駱駝山西五里草堆山相近。龍鬚山 與大小惡棧山相近。

鳳凰山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八眼井山 以其山下無水,上有井八眼,故名。兩嶺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兩山相峙,山勢如畫,當兩縣東西之交,稱要害地。

愨頭山 形似愨頭

重門山 在縣西六里。金大定二年敕建慈氏、清涼二院,又名慈氏山。松柏森蔚,環插梵宮。仇猶山 在縣北七里。《春秋》智伯伐仇猶,國君既滅,後人在此立廟,故名。山尊巍,四望咸俯。北鎮原仇,屹如屏障,土人呼曰「高神山」 ,一名「大安。」 白鹿山 在縣北三十里,嘗有白鹿出此,故名。竦岫山 在縣北七里。其形孤峙,故名。

水神山 在縣東北十里。相傳,昔周世宗女秉性貞烈,不欲適人,潛於是山樹下涕泣,渴而思水,扣地得泉,飲畢,自縊於樹。鄉人立廟祀焉,禱雨輒應。

李賓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昔李長者葬此,有墓存焉,故名。

雙鶴山 ,在縣南十五里。昔李長者居此,著《華嚴合論》,嘗有雙鶴來棲,環山皆松。

牽牛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相傳舊有老人牽牛於此,頃之無跡,故立廟祀之。

藏山 ,在縣北五十里,乃程嬰公孫杵臼謀藏趙氏孤兒於此。其藏處巖疊環堵,石溜灌縈。旁有聖水,禱雨輒應。攀崖北古洞竦然,中有石龍,旱禱輒應。

越霄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高出雲霄,上有巨人跡,伏仙洞。

幸胡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昔元主嘗幸此山。馬宗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隱士馬宗隱此,故名。下有寒道泉,盛暑益寒。

靴蹄山 在縣北四十里。形似靴,故名。下有何晏窯,隱士何晏隱此。

龍霧山 在縣北四十里。一名五花山。層巒疊現,若五花然。又名五花砦。

高嶺山 在縣東六十五里。三尖剌雲有洞如玉,周匝皆成龍形,風穴噓焉,是曰白龍洞。白馬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圖經》云:「白馬之山,牧馬之水出焉,東曰白馬關。」

馬鞍山 在縣北七十里。銀礦內韞諸石,光燦如星,又名「馬砦。」

牛蘭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隱士牛蘭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