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6 (1700-1725).djvu/18

此页尚未校对

入雲中有洞,洞中乳石奇怪,上有羅漢廟。鹿徑嶺山 ,在縣西六十里。

石峽山 ,在縣南六十里。《通志》載「晉人取屈產」 ,即此地,謂曾產龍馬於晉時云。

周洪山 距縣七十里。其形巍峨奇特。世傳宇文周巡狩至此,因名。又名周公山。西北十里有渥洼泉。

白刀嶺 距縣百五十里。山上有十郎廟,階下牡丹一株,歷歲久遠,枝柯不朽,名「白嶺仙葩。」 臨春山 ,山高百丈,下有流泉,由鴈門村入汾。石龍山 鴈門道中,距縣一百五十里,有石山,兩石墜地,俱有龍形,鱗爪鬚毫,肖像甚真,活潑有生氣,視者怖不敢近。《府志》名夾龍山。

花果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春後花果滿山。孝文山 ,在縣西南一百八十里。魏孝文巡幸至此,上有祠。

鵰狐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上多鵰狐。

龍和山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樓煩鎮西五十里。峭壁嵯峨,瑞雲常繞如龍,故名。

石樓山 ,在縣南一百三十里。上有黑石如樓,一名「獨泉山。」

紫石山 ,在縣南一百四十里。有石細膩,可為研。

夾龍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又名石龍山。鳳凰山 在縣北四十里,以形似為名。

屹嵯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西通磨官峪。碾河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巾字山下。嵐河 在縣西南六十里汾陽都,接嵐縣界,由古石門中流入汾

監河 ,源出縣南一百四十里獨石河村,流至樓煩南入於汾。

羊兒河 ,源出縣西五十里鹿徑嶺,下流入汾。社干河 ,源在縣西南三十里社干溝。

瀰蓮池 在蘆芽山高處,其色若金,又名「金蓮池。」

天池 ,在縣北一百四十里管涔山,俗名祁連泊池,潛通桑乾泉。《水經注》曰:「池在山原之上,方里餘,其水澄渟鏡淨而不流,若安定朝那之湫淵也。池中常無片草,及其風澤有淪,輒有小鳥翠色,投淵銜出,若會稽之私鳥也。其水陽旱不耗,陰霖不溢,無能測其淵深也。」 又參朱榮幼,其祖攜至池側,聞池中絲竹之音,祖曰:「吾聞得聞此音者,位至上公。吾老矣,子勉之。」 後榮為天柱大將軍。旁有天池祠,池東隔阜又有一石池,方可五六十步,清深鏡潔,不異天池。

馬跑泉 在縣東六十里下馬城。唐大宗練兵於此,兵馬思水,馬蹄跑之,有泉出焉,因名河曲縣。

翠峰山 在縣南八十里。形如覆斗,山頂松柏蒼翠,故名。巍然特秀,群峰拱揖,為邑之鎮。上有閻浮王殿。

火山 在縣西五里黃河岸東。山上有孔,以草投孔中,煙焰上發,可熟食,不生草木。上有硇砂窟,下有氣砂窟。山高四五丈,黃河過此,如遇覆釜,而河為之曲。山後有大石,有禹廟,巖石俱赤,煙氣灼人,古稱「火軍山。」

尖山 在縣南三十里。其峰高銳,故名。

鵰黃崖 在縣東十里許,地名「黃。」舊因鵰鳥巢於半崖間,故名。有宋元遺墨,在石谷間。杜家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

強梁山 ,在縣東三十里。

望羊山 ,在縣東六十里。

葫蘆山 在縣東南九十里。

韓家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

黃巍梁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登之可觀數百里外。

赤崖 在縣西北四十里河會村,古名赤崖村。其土赤色,有窯窨數十,險要可避兵,上俱蛤蚌腐甲。蓋龍門未鑿時,河出山頂,固其遺跡。石洞 ,一在縣西五里王翼莊,相傳昔遭兵燹時,有數千人潛避於此。一在縣東吳峪村,去城九十里,高一丈六尺,廣二丈,深三丈有奇。黃河 自縣東北古東勝州境轉而西流,八十里平泉村,復轉西流九十里至天橋子,南流經保德、興臨、永寧、寧鄉、石樓、永和、大寧、吉州鄉、寧河津、榮河、蒲諸州縣,東折經芮城、平陸、垣曲諸縣,入河南沔池、濟源縣界,入孟津而下。其在蒲州城西為瀆。

大澗水 在縣西一百步,西流七里入黃河。有二山,源出朔州山,形如鐘鼓,水出其下,鏗然有聲。一名「大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