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6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

無存。乃相度其處。忽神泉湧出。遂勷厥事。因名曰《靈瑞泉》。

石馬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以狀類名。其谷出泉,曰「石馬水。」

白鶴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山峰峭拔,故老相傳,「曾見雙鶴飛入石縫,因鑿而得焉」 ,故名。石梯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以山有石磴似梯,故名。

黃岩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岩崖峭峻,勢如破壁。有懸泉流水,石多黃色,故名。

鐵佛尖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東連石馬,高五里,峰巒峻拔。

畫菴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一名「望川樓山。」 峭厲綿亙,若屏若堞。其上坦平寬廣,土脈可耕,每天朗氣清。凡為直隸臨城、贊皇等縣,俯視無遺,仰而窺之,真半壁天矣。泉水一池,冬夏不竭,名「洗頭盆。」 迤北一窟,其深無底,一名「華庵山。」 荊山 在縣東五十里平封村趙壁村西。陡泉山 在縣西四十里。山之西沿洞渦水,西北抵平定州廣陽村故城界。

獅子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

牛頭山 在縣東南十里。形類牛首,故名。棲霞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許。一名犀牙。犀牙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以狀類名。

板橋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連蒙山。有古石橋,上建觀音閣。

水答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其谷口出水,流經壽陽縣城,合沾水。

橫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

長壽山 ,在縣西二十里。

方山 在縣西南十里。山石蒼黃,其形嶙峋若連,直抵縣城之麓,而盤踞二十五里。

老人峰 在縣東六十里,東踞黃沙嶺隘口。「馬嶺 」 ,在縣東南一百里,路通順德府。

松子嶺 在縣南四十里,接和順縣界。

黃砂嶺 在縣東一百里,東有隘口,通贊皇縣。鶴度嶺 在縣東南九十里,南接皋落山。五代末河東守險之地,石城一座為隘口。今屬直隸臨城縣。

橫嶺 在縣西一百里。山勢盤踞十五里,橫截河水。

嶂石岩 在縣東七十里鶴度嶺北。

古柏岩 在縣南八十里白鶴山北。上有殿宇,一名「坐化岩。」 昔有母暨女攜一犬坐化其上,人就其遺骨塑像。

大黽谷 ,在縣西五十里少山下,清漳水出焉。清漳水 ,在縣西六十里少山之沾嶺。《水經注》曰:「出上黨沾縣北少山。」 大黽谷,《淮南子》曰:「出揭戾山。」 《晉太康地記》曰:「樂平縣,舊名清漳縣,漢之故邑。」

沾水 ,源出縣西少山之沾嶺,北流十八里,復折而南,名為「愬流水。」 又南入和順縣,合梁榆水,經遼州東七十里,又南經黎城縣北,入黃河水。谷水 ,在縣東南七十里,發水谷山,北經石,合龍村、閣子,潛流地中。五十里故壁村東南,山下有泉突出,與沾水合流。

石馬水 在縣西南三十里石馬山谷中。東北合鳴水,又名「橫水。」

小松水 在縣西南四十里松子嶺發源,北流至縣東合沾水。

鳴水 在縣西三十里陡泉山,亦名「陡泉。」 流經縣南三十里入沾水。

石甕潭 在縣東七十里東山峽間。旁建顯聖祠,禱雨即應。其潭廣近畝,水深莫測,巨石覆其上,一竅天鑿,與潭相值,皋落諸水從此流入,滿則溢出。或水勢迅疾,則從巨石徑下。每夏月,水漲濤翻,景尢奇絕,誠一方異觀。

楊趙水 在縣東七十里。源出白岩山,北源過皋落山與沾水合脊嶺後下流數里合石甕水。又數里懸崖間一窯名「狀元窯。」 相傳金時楊雲翼與趙秉文肄業於此。雲翼登明昌五年進士,廷試狀元及第,秉文登大定二年進士。至今呼水為「楊趙河」 ,窯為「狀元窯」 ,有石臼存焉。

皋落水 ,在縣北七十里。源出皋落山下。《忻州》。

忻口諸山 ,在州北五十五里。山名甚多,踞滹沱曲。按《舊志》,「漢祖脫平城圍至此,六軍開口笑,故名。」

石蛇山 :在州白村,以形名。

程侯山 在州北四十里,程嬰匿孤處,一名「金山。」 舊有採金穴。石綠洞,在山半西南,其深叵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