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6 (1700-1725).djvu/38

此页尚未校对

盧賓彥、李景先、縣丞樊自新先後增築,高至四丈,厚至三丈。萬曆十九年,知縣邵蒞「重修,復開東門,創建門樓,南面與關城接連處,各建懸樓一座。」 崇禎十四年,知縣岳維楨增修一百一十丈。十六年,知縣鄭經接修磚包一百丈,自西門起,迤北至北門止。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和羹重修,因申上臺,「杜絕外」

縣土功包攬之害,邑民稱便。

南關城 舊為梗陽城,北連縣城,東南、西三面,共四百九十九丈三尺,門四,敵臺八。順治十七年,知縣和羹增築砌垛,申准院司,名為「新城。」 西關城 週圍三百四十丈,門三,敵臺六,今廢。關內有市樓一座,久廢。順治十八年,知縣和羹重建,改名鎮樓。

「北關城 周圍二百八十丈,門三,敵臺六。今廢。」 交城縣《城池 》:「唐天授二年,長史王及善始徙縣治,築土城,周圍五里餘,九十步,高一丈五尺,為門三,上建櫓堞。至元末,院判王浩重修。明洪武三年增修。景泰元年,典史邵琮重修。嘉靖二十一年,北兵南下,都司檢校前御史舒鵬翼督同署縣知事姬宗岐增高五尺,補築」 坍塌者約十餘丈。引《禮覃世家》義,修城北一樓。二十六年,知縣鄭鎬增厚五尺,加高一丈,益置敵樓三十四,各冠以警鋪。池闊與高等深強半,沿堤植柳護之。開創西門,為月城,為重門,上各建樓櫓。三十八年,知縣宋璫撤土陴,悉易以磚,共千有五百。城連高四丈,根厚二丈五尺,頂闊丈尺不一,增修樓櫓。東面尢為「壯麗」 ,門各題名:東曰「據晉」 ,南曰「帶汾」 ,西曰「搤秦」 ,北曰「枕山。」 隆慶四年,知縣韓廷用周迴增厚,各樓廢壞,仍修飾之,東榜曰「永康樓」 ,南榜曰「人和樓。」 北城復高其基,而易之以廳,西則仍舊焉。四角各冠以樓,樓各十二楹。女牆一道,石壘三尺,鑿池深廣各三丈。外復列垣為蔽,俱包以磚石,增高丈餘。門樓、角樓、敵臺,規制較前俱闊,足為一方保障云。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趙吉士重修「四門城樓。」各懸其

額,北曰「擷翠」 ,東曰「飲光」 ,南曰「麗景」 ,西曰「來爽。」 縣東南各有關,惟東延袤二里許,民居稠密。明嘉靖二十年,知縣鄭鎬創築牆垣,高二丈一尺,根厚二丈,頂闊九尺,塹深一丈,廣如之。隆慶四年,知縣韓廷用重修,增高一丈,其厚得高之強半。其外為馳道,為隍,深廣各與高等。其堤列垣為蔽,植柳護之。四面缺門,內外甃以磚石,各冠以樓櫓,設為警鋪。陴口九百四十有六,器亦如城守禦。河水泛漲,勢漸傾圮。今水患既除,修復如舊。

靖安營城 在中西寨子村。周圍堡牆一百二十丈。

文水縣城池 ,肇自宋元符間,縣令「薛昌始築土城,周圍九里一十八步,高三丈二尺,厚亦如之,門壕馬路粗備。」 明景泰初,守道魏琳修城,高增四尺。天順二年,知縣范瑄建門樓四、角樓四。嘉靖二十年,巡道郭春震檄祁縣丞李爵復修之,倍高四尺,建敵臺一十有六。二十一年,知縣王一民修東西二門,城外周迴列垣為蔽。二十三年,知縣張源澄增修堞臺四十有八。二十九年,知縣樊從簡幇築西面,高加三尺,闊一丈二尺。萬曆五年,知縣郭宗賢暨縣丞韓登始砌磚石,圍廣如舊,高厚增之。計城高四丈五尺,基闊四丈,頂闊二丈五尺。重門四:東扁曰「瞻太」 表,曰「朝陽」 ;南曰「迎薰」 表,曰「帶汾」 ,西曰「靖陲」 表,曰「環岫」 ;北曰「望恆」 ,表曰「拱辰。」 四門四隅為重簷,高樓八,堞樓六十有四。濠深三丈,闊四丈,城外垣牆為蔽,高七尺,兀然雄固矣。天啟四年,知縣米世發重修城門堞臺,又修復舊。斷四隅城路各一道,以便登陴。城內牆外摭馬道,闊丈餘,周圍各為垣七尺以捍之。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劉乃桂補修北面雉堞十餘

丈,各門樓懸扁:東曰「汾水環流」 ,南曰「南風薰阜」 ,西曰「商峰疊翠」 ,北曰「北拱紫垣」 ,歷年大雨圮壞。十八年,知縣王家柱補修。康熙十一年,南門外浮橋水衝,知縣傅星修之,較舊加固。

南關土城池 周圍三里七步,高三丈,基闊三丈,頂闊一丈。四面題額:東曰「迎暉」 ,西曰「拱翠」 ,南曰「太和」 ,北曰「連城保障。」 中央建大樓一座,曰「觀音閣。」 城濠深一丈,廣如之。明嘉靖二十年,署縣檢校鄭航建。

《皇清》仍舊。

孝義堡城 在本都城。圍四里五十步。高一丈八尺,基闊一丈六尺,上闊六尺。明嘉靖十九年,知縣鄒以大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