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6 (1700-1725).djvu/42

此页尚未校对

武八年再築。景泰元年,知縣武桓重修。周圍四里十三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門四:東曰「臨沱」 ,南曰「景明」 ,西曰「和保」 ,北曰「寧遠。」 萬曆二十七年甎包,三十二年,巡撫李景元重修。崇禎七年知縣馮夢熊重修城樓。

皇清順治六年,雨塌南北面四十餘丈,知縣范《印心》

重修。九年,知縣楊澤「重修南城樓」 一座。

岢嵐州城池 ,後漢建。宋增築廣之。明洪武七年,衛指揮張興易以磚。周圍七里,高三丈八尺,池闊五丈,深二丈。門四:東曰宜陽,南曰文明,西曰豐城,北曰戢寧。按舊志,「唐築平城,宋大觀初,太守王哲鑿池。嘉靖三十一年,兵備吳嶽重修。隆慶元年,守備劉承嗣重修。」

《皇清》仍舊。

《東關城 》東關附城而峙者,俗呼「甎堡」 ,渡河為「土堡。」

《皇清》仍舊。

南關城久廢

西關城屢遭兵燹圮

北關城燬于寇

五砦城 明嘉靖間,總兵周尚文建。萬曆八年,兵備蕭太亨甎甃。

《皇清》仍舊。

二郎關城 在州北二十五里。繚以土城,周圍一里許,高一丈。明洪武間重建。

嵐縣

縣城池 :「古無城池,隋大業十年始建,周圍六里又四步。至宋知嵐州事王舜臣于故城南改築新城,周計六里許,高一丈五尺,濠深一丈。東南北三門,起工于元豐己未之仲夏,告成于紹聖丙子之仲秋。至明正統十三年,縣令郝鳳復增築之,城高二丈,濠深一丈。嘉靖十一年,知縣吳璋復修水門于城之東南隅。嘉」 靖二十年,知縣張崇德因十九年大遭兵變,又增築之。城高三丈,濠深二丈。嘉靖三十五年,知縣李鎔重修,建舒嘴樓三十六座,敵樓八座。浚壑、濠隍,深闊足俱二丈。隆慶四年,知縣李用賓感石州之變,磚砌女牆,建城門樓三座,東曰「迎曦」 ,南曰「永康」 ,北曰「保安。」 萬曆五年,撫院高文薦、兵備蕭軫,請旨磚包城垣。戊寅興工,壬午始落成。後因水門淤塞不洩,雨久漸有灌損。談侯因勢利導,疏通有法,請復修臺隍,屹屹崇墉,足恃保障。崇禎九年知縣郭錦重修。

《皇清》仍舊。

天村寨城 ,在縣北二十五里。城周圍二里,高一丈五尺。

乏馬嶺寨城 ,在縣北六十里。城周圍三里,高一丈五尺。

興縣城池 ,古無城池,至明景泰元年,始築土城,周圍三里二百二十步,高二丈五尺。至嘉靖十八年,知縣張雲鵬始以磚包。三十一年,知縣事王逵添築敵臺六座,城居下地,屢年河水圮壞,西關民被害尢劇。至三十七年,知縣事王完決水築堤,地患始息,人民少安。至隆慶丙辰,知縣李瑚首閱城,謂「東、西、南三面雖」 尚以磚,且卑狹不固,北枕峨嵋土山,亦有受敵之狀,于是俱用大石巨磚包砌,北山重修,東西高四丈許,厚十層,餘與前面所環之城連絡相通,誠為興邑不磨之保障。其門東曰「召和」 ,嘉靖三十八年知縣王完重修,原名「東作」 ,隆慶五年知縣事李瑚復修,改書此名;西曰「西成」 ,嘉靖十七年知興事王完重修,題書此名。南曰「文明」 ,嘉靖二十三年知興事羅璉建。北曰「利澤」 ,嘉靖四十四年知興事馬玉書增修。其郭門有三,曰啟明門、觀箕門、長庚門,俱隆慶三年知興事李瑚建。崇禎九年知縣劉士豪重修城池。

《皇清》仍舊。

保德州城池 ,係宋淳化間因林濤寨舊垣拓而南者,隨山削險,頗為堅固。獨西南臨溝,隨修隨圮。金大定二十一年,知州李晏退於西南城,築木瓜崖,廣五步,袤一百七十步。因宋熙寧間,鑿井,皆淤塞,創開西門,在孫家溝稍北。今西門之南五十步,以便民汲。元至正間,署州學正劉章甫重修。明永樂十一年,州同尹《堆志》重修。宣德八年,知州任泰重修。周圍七里二百五十步,高一丈八尺,南大北小,形如葫蘆,西南各一門,東北、西北各一角門,各建樓於其上,窩鋪六十四座。後西南漸為水嚙。弘治十五年,奉文調岢嵐、興縣、靜樂、嵐縣等夫修之。明年秋,為雨所壞。又明年,知州周山改築三溝城於堰口下,用石甃之,分城中水為四渠,一在金溝,水出城西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