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6 (1700-1725).djvu/55

此页尚未校对

支堡,中心路東。一在子洪鎮,館驛西。

惠民局 在縣治西,知縣王牧建。

草場 在城隍廟東

養濟院 「明萬曆三十一年改建,在北門外。」 漏澤園 在縣西十里鋪西。

徐溝縣署 在城西北隅。金創建。明洪武三年,知縣韓文寶增修。永樂、景泰間,知縣李惟新重修。嘉靖十五年,知縣王懷禮增修。正堂、連捲棚,堂東為庫,堂西為贊政廳。堂。「階東下序,吏、戶、禮三房;階西下序,兵、刑、工三房。」 儀門三間,東西角門各一間。儀門外東為土地祠,祠之東知縣王三錫建寅賓館三間。其西南隅為獄,內建皋陶祠一間,監房共一十二間。西側女獄一間。舊週圍環以土垣,萬曆三十四年,知縣柳捷芳四面以磚包砌大門。舊制偏置東隅。至萬曆二十五年,知縣江一龍創建大門三間,門外建東西亭各二間。其東名「申明亭」 ,西為旌善亭。門之前建牌坊一座,東西亭等俱廢。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高直於宅內正北建樓三間。

堂東南建庫樓一座。康熙三年,知縣邊大乂於縣宅週圍置高牆,正堂後為知縣宅,縣治前抵街,後抵城。三十九年,知縣簡能重建大堂三間,倉庫房二間;堂階東下,序吏、戶、禮三房;堂階西下,序兵、刑、工三房。儀門三間。大門一座改廢牌坊二、堂五楹。四十九年,知縣王嘉謨堂前創建牌坊一座,儀門東重建土地祠。

縣丞署 ,在堂東南,裁

典史署 即縣丞署

醫學 在儒學對門,後改為書院,又改為「公館。」 陰陽學 在縣西城內,廢。

僧會司 在城東南隅聖壽寺。

道會司 在縣西長春觀。

布政司署 在察院西。明萬曆四十年重修。崇禎年間廢。

按察司署 在縣治西路南。明萬曆四十年重修。明季倒壞。

府公館 在儒學街南,北向。明嘉靖十五年,改為書院。萬曆三十六年後,改為府館公署。

皇清康熙十六年,知縣王鉉將西舊察院並南書院。

南司合建察院一座於書院南司原基。

察院公署 在縣治西。明洪武間修。嘉靖間再修,萬曆間增修。

演武場 在縣西南路東。周圍空基一十八畝。明嘉靖二十年創建,近廢,止存基址。

養濟院 在縣南門內路東。

漏澤園 在縣西南路西八蜡廟後,地七畝四分七釐。

義塚 在北官路近五里墩。明萬曆三十九年創,設地二畝。

清源縣署 在城內西北。隋開皇中創建。明洪武三年,縣丞吳文煥復建。其制,大門四楹,內為儀門,東西角門各一,甬道中立戒石,戒石之北為正堂,知縣和羹扁曰「忠信。」 堂東為儀仗庫,庫前有庫樓,吏曹列於甬道左右。公廨在東曹後,堂後為知縣宅。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和羹重建儀門。儀門內《東》為

土地祠西為犴獄。儀門外東為寅賓館。順治十七年,知縣和羹重建大門。大門內東鐘樓,順治十七年,知縣和羹重建大門內西鼓樓廢。大門外「申明」 亭在左,「旌善」 亭在右。二亭俱順治十七年,知縣和羹重建。縣丞宅 在縣堂西,廢。

典史宅 在縣西南隅

醫學 在縣治西北,向廢。

陰陽學 在縣治西北,向廢。

僧會司 在淨梵寺

道會司 在太微觀

布政司署 在縣治東

按察司署 在布政司右,後併為「布政司署」 ,廢。府館 在布政司南,廢。

察院 ,在縣治東,因近水為患,順治十六年、十七年重修二次。

預備倉 在縣西南隅

演武場 在縣治北

養濟院 在城內西北隅。

《漏澤園 》在城西街。

交城縣署 在城內西北隅。元大德八年建鐵冶都提舉司,元末革,至今猶有金火廟址。明洪武三年改為縣,創建者無徵。景泰元年,典史邵琮增修。中為堂,扁曰「牧愛」 ,東西分列六曹,中為戒石銘亭,堂內左為公贖庫,鐵門中甃為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