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6 (1700-1725).djvu/64

此页尚未校对

治間,知州周山改于舊吏舍地建「欽恤廳」 ,久廢。蕭相國祠男女監十間,後止存東西六間。萬曆間,知州韓朝貢磚甃房牆,改祠與女監于鐵門外。

皇清康熙七年,知州張光岳重修,久圮壞,向有《修獄》

「銀二十兩。康熙十四年裁去,今改在預備倉西北,止存三間。其旌善、申明二亭在譙樓東西。明弘治間知州周山建,後改社倉。萬曆間知州胡柟附社穀于預備倉,兩亭復舊,後復廢。其榜房在屏牆東西廊下,各四間。明成化間知州劉昌建,弘治間知州周山改建于中街州治前二十步許,久廢。」 今地入「關帝廟。」

監收州同知廳 在偏關。明弘治三年,兵備王璿建,久廢無考。

捕廳署 在庫書房後。明弘治七年,知州昝鳳翔;弘治十六年,知州周山「繼建。」 萬曆四十一年,知州胡柟「重修。」

皇清順治六年《牛逆》折毀。康熙五年署州事河曲縣

知縣田思孔、吏目黃茂新重建。

陰陽學 在舊譙樓之東。明弘治十七年建,久廢。

醫學 在譙樓西,久廢。萬曆三十九年,知州胡柟建。

僧正司 ,在承天寺。明永樂四年建,久廢。道正司。

布政司署 在城隍廟西。明成化間,知州劉昌移建于州治之東南。弘治十七年,知州周山仍建於舊址。嘉靖四十二年,知州李春芳改草場。近廢。

按察司署 舊在州治西南,即察院地。明成化間,知州劉昌建。弘治七年,知州昝鳳翔增修。十七年,知州周山移建于州治之東南。萬曆四十一年,知州胡柟因其廢址,改建馬明王、文昌、藥王廟,又增書院,名曰「見龍。」 近廢。

府館 即城隍廟西布政司地。明弘治七年,知州昝鳳翔建。十七年,知州周山仍改為布政司署,近廢。

察院 「舊在察院司,地在州治西南四十餘步。明成化間,知州劉昌建。弘治十六年,知州周山改建察院,萬曆四十一年,知州胡柟重修,近廢。」 積貯倉 「舊在儒學門西。明弘治十八年,知州周山請動公帑銀一百八十兩修建。近積貯俱歸預備倉。」

預備倉 在捕廳前。明弘治三年,知州劉淵建大有廒七間。十年,知州昝《鳳翔》同吏目王宏建,有廒五間。萬曆二十年,知州王甲以原備甃城磚石,申允修。南北廒各九間,東西各四間,門房三間。四十一年,知州胡柟疏通水道,增修牆垣,改門于儀門外,以門首房為羈候所。

皇清順治六年,《牛逆》盡毀。康熙五年,署州事河曲知

縣田思孔建北廒三間。六年,知州張光岳建南廒三間。四十五年,知州王克昌新建東倉五間,極工緻堅固,名為「萬年倉。」

通濟倉 廢

社倉 廢

常平倉 明萬曆四十二年,知州胡柟糴穀三百八十石,分貯馮家川、土門、大塔、王家寨等處,春糴秋糶。四十三年,又請設城中常平倉,穀一百五十石,又布政司發銀三百兩,糴穀七百八十石,亦名為「常平倉。」 後俱廢。

皇清康熙年間奉憲行,于「請授直隸」等事案內分貯。

穀四千二百五十五石三斗一升九合零。又於《嚴查常平等事案》內,捐穀二百石。又于《欽奉》

《上諭》等事案內,捐穀二百四十四石。知州王克昌又

自捐穀八石,利穀十石九斗三升,俱貯本倉,出納如例。

保德倉 在偏頭城內,明洪武年建。

恆羨倉 在保營城東,明成化年建。

廣積倉 在老營堡城東。明成化年建。後添馬站、水泉二倉,俱屬廣積倉口。以上三倉官役俱隸今州。

藥局 今廢

譙樓 舊在中街,今人猶呼為「鐘樓巷。」 樓懸一鼓,鐘懸承天寺前,即今承天寺坊基。明弘治十年,知州周山改建于儀門之前。壘石為臺,豎樓于上,左鼓右鐘,臺下為門。天啟五年,知州戴元改甃圓洞。

皇清康熙五年,署州事河曲知縣田思孔重修。《二十》

六年,知州高起鳳于門外創立八字牆,添設石二座。四十八年,知州王克昌重修。前後懸一扁,南曰「德洽薰風」 ,北曰「威制雄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