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6 (1700-1725).djvu/75

此页尚未校对

學以贍寒士。又射圃亭廢地五垧零,東關弔橋地一垧半,東北城濠地四垧。以上共地一百四十九垧,義學田

嵐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正殿東西兩廡、櫺星門、戟門,俱宋元豐中建。元末兵毀,惟存聖殿。明洪武四年,縣丞高九萬重建。天順四年,知縣王準廓大成殿,參政楊璿建明倫堂、尊經閣。成化二年,知縣孫楫稍葺。教諭張鐸「建朱文公祠於大成殿西。弘治間,知縣胡泰、王弘、嘉靖九年知縣張淮、二十年張崇德俱重修。」 其敬一亭,成化二年知縣孫楫重修。

啟聖祠 明成化二年重修。

名宦祠 、鄉賢祠俱明隆慶三年知縣周用賓建。

文昌閣

奎星樓

教諭宅 在「尊經閣」 西,今裁。

訓導宅 在教諭宅東

義學

社學 有三,俱在縣治內。

學田

義學田

興縣儒學 在縣治東北。元至元中,徙城北土岡上。元大德、至正間繼修,後毀於兵。明洪武十一年,知縣曾以禮重建。宣德二年修葺。弘治十三年,知縣馬圖於舊址右自正殿、東西兩廡及神庫、宰牲所、戟門、櫺星門,凡學堂、齋廟舍,俱創建焉。有《碑記》。天啟元年,鄉宦尹就湯重修。

皇清順治三年舉人尹衡再修。

啟聖祠 明嘉靖三十四年,署縣主簿余學會建。

名宦祠 鄉賢祠

文昌閣 奎星樓

教諭宅 訓導宅

義學

社學 在縣治東

學田

義學田

保德州儒學 在舊治東南隅。宋熙寧初,知保德軍高煥創建,後燬於兵火。金大定年,刺史高懷貞改建於州治之西。明昌年,刺史王嘉言、泰和年,刺史張令臣俱重修。元大德年,知州王濟重修。正殿五間,兩廡各七間,戟門三間,櫺星門三座。至正年,達魯花赤慎德斤、知州許仲傑俱重修。明知州任泰、陸鏞、朱黃裳、胡柟、李勝之、張世熙俱重修。有敬一亭、「致齋所、祭器庫、神廚、宰牲所、泮池」 、「尊賢」 、「育才」 二坊。

皇清順治六年,牛賊損毀。十年,知州楊士烜、學正劉

衍民重修。康熙十二年學正張鳳羽重修。二十年知州高起鳳、學正衛大衡重修。三十二年學正劉瀚增修,積工數年,煥然更新。明倫堂三間,明弘治間知州劉淵重建。東進德、修業二齋,西成賢齋、祭器庫,東「治化、本源」 ,西「文章、淵藪」 二柵。俱弘治間知州周山建。萬曆間,知州王甲將明倫堂增築臺基,又撤去成賢齋、祭器庫改為東西兩齋,各五間,東曰「進德」 ,西曰「修業。」 又改東西二柵曰「禮門義路。」

皇清順治間,知州楊士烜、學正劉衍民修補。康熙十

二年學正張鳳羽,二十七年學正衛大衡,俱重修。三十三年學正劉瀚增建屏牆。又於四十二年東柵建「元魁」 坊,中道建「治化本源」 、「文章淵藪」 坊一座。又建宮牆大門一座。儒學門三間在

文廟東。前有「青雲」 、「得路坊」 、「化龍坊」 ,樹其左,明萬曆

間,知州胡柟石甃水道,改而新之。其射圃在明倫堂號房之西,長二十五丈,闊四尺,內有「觀德亭」 三間。明知州周山建,後知州李春芳廢給鄉民之願入城者,知州高岡鳳又移州治後。啟聖祠 舊在明倫堂右。

名宦祠 舊在東廡下。明弘治間,知州周山以文昌祠改建,後廢,以戟門外「神廚」 改為之。鄉賢祠 舊在西廡下。明弘治閒,知州周山以致齋所改建,後廢,以戟門外宰牲所改為之。萬曆四十二年,知州胡柟以兩祠南向非制,申請修改。

皇清康熙十二年,學正張鳳羽改「東向西」,「西向東」始

協規制

文昌祠 舊在東廡下。明弘治十七年,知州周山改為「名宦祠。」 祀文昌於尊經閣下,後廢。

皇清康熙十年,學正張鳳羽於東齋之地募建正祠。

三間,廐廈一間。四十二年,學正劉瀚重修,又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