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108

此页尚未校对

文廟後、東廡「博文。」 西廡《約禮》

敬一亭 今廢

尊經閣三間 ,明倫堂後。

訓導宅 敬一亭北

曲沃縣

縣學 在縣治西。「舊在東南。宋慶曆間,縣尹孫民先建。金皇統、泰和間,縣尹宋琚、張翬修,後以兵火廢。元大德四年,縣尹完顏從塘,主簿賈天衢、王德寧改建于東北。七年,地震傾圮,縣尹趙英重建。至正間,縣尹閻得中修。明洪武、天順、成化間,知縣朱武、王聰、劉璣相繼增修。正德、隆慶間,知縣侯秩、楊時寧。萬曆間,知縣」 何出光、蒯諫,各增修。康熙十六年知縣周鉞,四十年知縣潘錦,各增修。

先師殿、五間 。東西廡各十五間。

啟聖祠三間 ,正殿西。

名宦祠 :「禮門東。」

鄉賢祠 禮門西

文昌閣

文廟東

明倫堂三間 ,東西進德、修業齋各五間,敬一亭 ,啟聖祠後。嘉靖六年,知縣潘汝壽建,內立《敬一箴》,并註釋宋儒《四箴》及

御製「《訓飭士子文》碑。」

教諭宅 堂後

訓導宅 堂東

義學 在文昌閣後。順治十六年,邑入賈生芝建。又在城《孝字約》《悌字約》各一,蒙城、侯馬、隘口、東關驛橋八,項北、趙村各一,康熙四十年,巡撫噶禮檄建。蘇村一。康熙四十三年,知縣潘錦建。學田 共地二百七十五畝二分零,每畝徵銀七分六釐零,共徵銀二十兩九錢三分有奇。奉文量給廩生貧士。

翼城縣

縣學 在縣治西門南。舊在南,後唐長興三年建。宋天聖八年,縣令文彥博改建于此。金天會間縣尹杜德機、元至元間縣尹趙思忠、劉源、黎城主簿沙班敬昇,俱增修。洪武五年縣丞薛大昉增修。天順間知縣王班、弘治間知縣張忠,萬曆間知縣張儒秀,各增修。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胡獻瑤重修。康熙五年,知縣

鄭之衡,四十年知縣。馬鏞俱增修。

先師殿、五間 。東西廡各十五間。

啟聖祠三間 ,正殿後西北。

名宦祠 鄉賢祠

明倫堂三間 :正殿後東西日新、時習齋各五間。

尊經閣 明倫堂後內,祀「文昌、魁星。」

教諭宅 明倫堂西

訓導宅 明倫堂西南

學倉 訓導署西,今廢。

學田 南河下小水地四十三畝,給與廩生收租。各鄉平坡地一百六十畝,本縣收租,分給廩生。洪武間奉旨開設。

翔山書院 城東北隅。明知縣李士淳建。扶風書院 城西門外。知縣馬文鏞建。

汾西縣

縣學 在縣治西。元至正十八年,縣尹梁濟建。明洪武八年,知縣洪彥昇修。成化、正德間,知縣楊罄、張「大成,萬曆間,知縣孫延卿、毛炯各增修。」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李色蔚、教諭王俊民、典史薛

宗孔重修。康熙十三年,知縣蔣鳴龍「重修。」

先師殿、五間 。東西廡各九間

啟聖祠 儒學西北

名宦祠 戟門外東

鄉賢祠 戟門外西

文昌祠 舊在大成門東南,後改東城,知縣蔣鳴龍增建。

魁星樓 儒學東南

明倫堂三間 ,東西「敬德」 、「修業齋」 各三間,又有「敬一亭。」

靈石縣

縣學 在縣治西南。元大德十一年,縣尹韓敦武建。明洪武十六年,知縣李尚文修。景泰間,知縣范寧增修。正德間,燬於寇,知縣孫燧重修。萬曆三年,山水入城,浸漂磚木,知縣白夏重修。崇禎九年,知縣趙一龍復修。

皇清順治初,燬於兵火。知縣趙希普、李廣生各加修。

康熙八年,訓導孫進修「增修。」

先師殿、三間 。東西廡各九間